电压、电流控制模式.doc

电压、电流控制模式.doc

ID:56388163

大小:7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2

电压、电流控制模式.doc_第1页
电压、电流控制模式.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电压、电流控制模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流控制实际上一般是控制电感的电流.此时电感相当于一个内阻很大的电流源.由于要很快的跟踪直流电流,所以电流环速度很快.电压环控制的是输出电容上的电压,是外环.响应速度一般较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直接检测电感电流有时比较困难而且成本较高,所以检测开关管的峰值电流作为变通的方法.不过需要加入谐波补偿才能稳定.电流模式DC-DC会有两个反馈回路控制输出电压稳定--内环即电流反馈回路,外环即电压反馈回路.斜坡补偿是为了消除PWM占空比大于50%的条件下,电流环出现的压谐波振荡现象,而在电流环反馈回路叠加一个正斜率的补偿信号,或是在电压环反馈回路叠加一个负斜率的补偿信号....电流环

2、的带宽一定要大于电压环的带宽.1,他们的区别主要是采样电流比较的对象不同2,电压控制模式采样电流是与振荡电路产生的固定三角波状电压斜坡比较3,电流控制模式采样电流是一个变化的其峰值代表输出电感电流峰值的三角状波形或梯形尖角状合成波形信号比较,然后得到PWM脉冲关断时刻.因此(峰值)电流模式控制不是用电压误差信号直接控制PWM脉冲宽度,而是直接控制峰值输出侧的电感电流大小,然后间接地控制PWM脉冲宽度.(其实电流控制模式又分为峰值电流模式和平均电流模式)关于电流型(峰值)控制,它的斜率补偿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引入了一些电压型控制特点.所以加了斜率补偿的电流型控制方法(峰值)实际上是

3、一种混合体.加入斜率补偿注入的三角波完全遮蔽了采样电流,那么就是电压型控制了.如果在电压型控制芯片的三角波里边注入了电流信号,那就带有电流型控制的特点了,不过由于电压型控制的三角波还兼具CLK的共用,所以那样会改变频率……电压模式误差电压同三角波比较,结果控制占空比.电流模式电流同误差电压比较,控制占空比.电流模式对振荡器斜率没有要求,振荡器主要是产生CLK复位芯片内部的触发器用的.电压模式的振荡器除了产生CLK外,还要产生波形质量很好的三角波供PWM单元使用.所谓的电流型或者电压型问题实质上是讨论的PWM的调制策略.此时还没有反馈还存在,所以是讨论的开环特性.并且这种控制策略

4、可以和不同的拓扑结合,比如电流型正激,电压型反激(尽管几乎见不到,但是理论上是存在的.)电流型半桥(峰值电流是不适合半桥拓扑的,所以这里用的是平均电流型拓扑).峰值电流的控制机理是:在每个周期,由电压控制外环输出控制电压VC,它为本周期的电感电流瞬时值设定了的最大值。电压控制外环根据负载和输入电池电压状态设定本周期的电感电流峰值,电流控制内环将设定的电感电流峰值与实际的电感电流瞬时值作比较,系统根据此比较结果调整开关管关断的时刻,从而实现对电感中峰值电流的控制。   根据它的机理,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外环电压控制得到一个电压值Vc,如果电流峰值经过放大后没有达到Vc,那么这个电

5、压值就直接送到脉宽调节器(我用的是SG3525,)从而实现脉宽调节,自动调节到我所想要的电压。如果检测到的峰值电流经过放大后大于限定值Vc,那么就关断PWM输出。请各路大侠指教,我这样理解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多多指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