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眼外肌与弱视.ppt

眼科学――眼外肌与弱视.ppt

ID:56391014

大小:688.5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20-06-15

眼科学――眼外肌与弱视.ppt_第1页
眼科学――眼外肌与弱视.ppt_第2页
眼科学――眼外肌与弱视.ppt_第3页
眼科学――眼外肌与弱视.ppt_第4页
眼科学――眼外肌与弱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眼科学――眼外肌与弱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眼外肌病1复习解剖23第一节眼外肌与双眼视协同肌协助同眼某一眼外肌行使主要作用的肌肉配偶肌双眼作同向共同运动时使双眼向同一方向运动的肌肉拮抗肌双眼同向共同运动时互相制约、作用相反的肌肉一、眼外肌的功能六个主要注视眼位456二、双眼视觉视网膜对应点两眼视网膜上具有相同视觉方向的成分双眼单视外界物体在两眼视网膜对应点所形成的像,经大脑枕叶的视觉中枢融合为单一物象的功能必备条件1.两眼视觉知觉正常或近似2.正常的视网膜对应点3.双眼眼外肌平衡协调4.大脑皮层中枢融合机制完善78双眼单视分级1级同时知觉2级融合3级立体视觉9感觉融像将双眼信息融合成单一像的能力立体

2、视觉大脑将两个存在细微差异的图像信息融合而产生单一并具有深度感的视觉三、斜视的双眼视觉改变复视两眼黄斑中心凹接收不同的像,无法将其融合成单一像而出现双重像的状态抑制为消除复视干扰,视中枢自动关闭一眼视觉信息的传入的现象异常视网膜对应为消除复视,视网膜新建立的点点对应关系偏心注视单眼视情况下,视网膜的中心凹以外区域用于注视的现象弱视10第二节斜视融合功能失控,眼球发生偏斜,即在双眼注视状态下出现的眼位偏斜。分类隐斜显斜共同性斜视非共同性斜视内斜外斜上斜(垂直性)A或V型11一、斜视检查法询问病史望诊视力及屈光检查斜视的定性、定量检查遮盖试验角膜映光法三棱镜法

3、视野计检查法同视机检查法12131415水平或垂直位复视试验同侧或交叉最大分离方向歪头试验上斜肌或上直肌麻痹单眼抑制视觉感知检测潜在融像功能立体视功能16二、斜视共同性斜视的特点1、无双眼单视2、眼外肌及其神经支配无器质性病变3、向任何方向注视,斜角均不改变4、无复视5、无眼球运碍动障17共同性内斜视分类先天性调节性后天性非调节性部分调节性18临床表现1、一眼注视目标,另眼向鼻侧偏斜2、眼球运动基本正常3、向任何方向注视、斜视角均相等4、第一斜视角与第二斜视角相等5、无复视及代偿头位6、常合并程度不同的远视192021222324共同性外斜视病因●融合功能

4、不良,集合不足或散开过强●调节与集合力不平衡●屈光参差●解剖因素●废用性25分类间歇性固定性临床表现1、一眼注视目标,另眼偏向颞侧;2、3、4、5、同内斜视;2627共同性上斜视病因解剖异常、神经支配异常等A或V型斜视当上方注视的水平偏斜角和下方注视时的水平偏斜角不同时的斜视共同性斜视的治疗目的获得正常眼位,恢复双眼单视◆矫正屈光不正◆弱视治疗◆正位视训练◆手术治疗28三、非共同性斜视由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斜视分类与病因先天性发育异常、产伤等后天性炎症、外伤、肿瘤、血管性、代谢性疾病等29临床表现1、眼球运动障碍2、第二

5、斜视角>第一斜视角3、各方向注视时斜视角不等4、复视5、代偿头位6、眼性眩晕鉴别诊断303132333435麻痹性斜视与共同性斜视的鉴别鉴别点麻痹性共同性发病时间骤然、成人多见逐渐、多为儿童眼球运动向麻痹肌动作无异常方向障碍复视有无斜角第2斜角>第1斜角第2斜角=第1斜角代偿头位有无屈光状态无明显屈光异常内斜多为远视36治疗◆病因治疗◆药物治疗抗炎神经营养、能量药物等肉毒杆菌毒素A◆光学疗法◆理疗◆遮盖患眼◆手术37第三节弱视是在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所引起的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没有可察觉的器质性病变。彭燕一

6、:38病因及分类斜视性屈光性形觉剥夺性39临床表现1、视力减退:矫正视力<0.8轻度0.6-0.8中度0.2-0.5重度<0.12、拥挤现象3、光觉正常40检测方法角膜对光反射红光反射瞳孔检测眼底检查41治疗◆病因治疗◆遮盖疗法◆压抑疗法◆精细操作训练4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