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3G及未来通信系统.ppt

移动通信3G及未来通信系统.ppt

ID:56391671

大小:347.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6-15

移动通信3G及未来通信系统.ppt_第1页
移动通信3G及未来通信系统.ppt_第2页
移动通信3G及未来通信系统.ppt_第3页
移动通信3G及未来通信系统.ppt_第4页
移动通信3G及未来通信系统.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3G及未来通信系统.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第九章3G及未来通信系统9.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发展历史9.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发展历史ITUTG8/1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最初命名为FPLMTS(未来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系统),后在1996年更名为IMT-2000(Internation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2000)。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目标是:世界范围内设计上的高度一致性;与固定网络各种业务的相互兼容;高服务质量;全球范围内使用的小终端;具有全球漫游能力;支持多媒体功能及广泛业务的终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对第

2、三代无线传输技术(RTT)提出了支持高速多媒体业务(高速移动环境:144Kbps,室外步行环境:384Kbps,室内环境:2Mbps)、比现有系统有更高的频谱效率等基本要求9.2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口标准10月25日到11月5日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ITUTG8/1第18次会议最终通过了IMT-2000无线接口技术规范建议,将无线接口的标准明确为以下5个标准:CDMA技术:IMT-2000CDMADS对应WCDMAIMT-2000CDMAMC对应cdma2000IMT-2000CDMATDD对应TD-SCDMA和UTRATDDTDMA

3、技术:IMT-2000TDMASC对应UWC-136IMT-2000FDMA/TDMA对应DECT9.2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口标准上述5个名称,ITU又进一步简化为IMT-DS、IMT-MC、IMT-TD、IMT-SC和IMT-FT。见下图,可以说IMT-2000的地面无线接口标准有5个标准构成。9.2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口标准9.3IMT-2000的系统结构9.3IMT-2000的系统结构9.4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特点和基本特征第三代移动通信区别于现有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其主要特点概括为:全球普及和全球无缝漫游的系统:

4、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一般为区域或国家标准,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将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覆盖和使用的系统。它将使用共同的频段(尽管WRC分配给IMT-2000使用的1885-2025MHz,2110-2200MHz,但在美国部分频段已用于PCS。目前的230MHz频段只是IMT-2000计划频谱的一部分,ITU即将完成扩展频谱的规划),全球统一标准。9.4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特点和基本特征具有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特别是支持Internet业务: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以提供话音业务为主,随着发展一般也仅能提供100kb/s-200kb/s的数据业务,

5、GSM演进到最高阶段的速率能力为384kb/s。而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业务能力将比第二代有明显的改进。它应能支持从话音到分组数据到多媒体业务;应能根据需要,提供带宽。ITU规定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的最低要求中,必须满足在以下三个环境的三种要求。即:快速移动环境,最高速率达144kb/s室外到室内或步行环境,最高速率达384kb/s室内环境,最高速率达2Mb/s9.4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特点和基本特征便于过渡、演进:由于第三代移动通信引入时,第二代网络已具有相当规模,所以第三代的网络一定要能在第二代网络的基础上逐渐灵活演进而成,并应与固定网

6、兼容。高频谱效率。高服务质量。低成本。高保密性。9.4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特点和基本特征9.53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电波环境下进行的,如何克服电波传输所造成的多径衰落现象是移动通信的一个基本问题。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信号带宽较宽,因而在时间上可以分辨出比较细微的多径信号,对分辨出的多径信号分别进行加权调整,使合成之后的信号得以增强,从而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多径衰落信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这种技术称为Rake接收技术,也即多径分集接收技术。Rake接收机在利用多径信号的基础上可以降低基站和移动台的发射功率。而在GSM

7、手机中只能通过时域均衡器抵消多径效应,不能通过多路信号的能量叠加而降低发射功率。一.RAKE接收技术9.53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9.53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二.功率控制技术在CDMA系统中,由于用户使用相同的频带,用户的扩频码之间存在非理想的相关特性,因此任何一个用户对其他用户来说都是干扰源。如果干扰用户比目标用户距离基站近很多,即使忽略衰落的影响,信号的路径衰耗亦与用户距基站的距离的是四次方成正比,则干扰信号在基站的接收功率会比目标用户信号的接收功率大很多,这样,传统接收机的输出中多址干扰分量就可能很严重,甚至会淹没目标用户的信

8、号。这种现象被称为远近效应。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根据通信距离的不同,实时地调整发射机所需功率,这就是功率控制。功率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小远近效应的影响,已经成为第三代通信标准中最为重要的核心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