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红的晕染方法.ppt

腮红的晕染方法.ppt

ID:56393541

大小:907.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6-16

腮红的晕染方法.ppt_第1页
腮红的晕染方法.ppt_第2页
腮红的晕染方法.ppt_第3页
腮红的晕染方法.ppt_第4页
腮红的晕染方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腮红的晕染方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腮红的晕染方法讲师:王老师概述:腮红也叫胭脂,用于面颊和轮廓的修饰,可使面色红润显得健康,并可适当地调整脸型的轮廓。腮红属于面颊部的化妆,红润光泽的面颊一直是衡量貌美的重要标志之一。腮红的作用:是肤色健康红润,有生机和神采。强化面部的立体结构,调整脸型的作用在整个妆型中起到装饰,强调的作用,是女性的气质娇艳腮红的认识:1,液状腮红:含油量少,或是不含油,使用液状腮红要小心控制涂擦晕染的范围,适合偏油性的肌肤使用。2,慕斯状:质地清淡,一次用量不宜太多,以多次覆盖方式涂擦,效果会比较自然。适合偏油性的肌肤

2、使用。3,乳霜状:质地柔滑,一次用量不宜太多,控制不好面积就会越擦越大、适合偏干性肌肤使用。4,膏饼状:适合搭配海绵使用,延展效果较佳。可以制造出健康流行的油亮妆效,适合偏干的肤质使用。5,粉末状:质地轻薄,容易控制涂擦范围,适用于初学者和偏油性皮肤使用。腮红选择要诀:1、要注意与肌肤的融合性:购买腮红时,可以在手背上试用腮红的质感,除了要观察融合程度,还要注意腮红在肌肤上实际效果。如果是膏状腮红,要注意推展性。如果是粉状腮红,要注意附着力。2、注意搭配肤色的腮红:偏黄的肤色适合橘色或粉色系的腮红,可以

3、呈现出健康的色泽。偏黑的肤色适合橘色的腮红,要注意粉底不要搭配过亮的类型。3、注意气候因素:在气温比较潮湿的地方。选择粉状腮红比较不会感觉过油或是容易脱妆,而且颜色的浓淡比较容易控制,便于补妆。理想的腮红自然红润,清淡为宜,刷在笑肌位置。即笑的时候面颊最突出的部位。具体位置:纵向看,向上不高于外眼角的水平线,向下不可低于鼻底的水平线。横向看,向内不超过黑眼球的2/3处的垂直线,向外直到鬓角。准备工具:腮红刷、腮红。腮红的描画方法:传统方法:(成熟妆容)由内向外轻扫在颧骨上,越接近耳朵处颜色越深;流行打法

4、:(青春靓丽妆容)在两颊处打圈涂匀,多用清新亮色,如粉色系,桔色系。酷感打法:从太阳穴处起笔向脸颊最高处斜向扫,并向脸颊中央略带一些腮红。腮红的四种基本晕染方法斜向法:用腮红刷在笑肌最高处的下方绕过最高点到外眼眶下刷涂,腮红的重点在笑肌外侧。横向法:从笑肌最高处横着跨过颧骨,下手时不要太重,腮红的中心要在颧骨的位置。打圈法:只需要用大号的腮红刷,在笑肌的最高点,由内向外的打圈即可,这种画法非常符合鹅蛋脸的气质。三角法:从外眼眶向太阳穴,再向下一直连接到笑肌最高处,这种大片圆润腮红可抵消方脸的棱角。注意腮

5、红的重心不能超过笑肌最高点。不同脸型腮红的画法标准脸:斜向外眼角处轻扫,倾斜角度不超过鼻翼与外眼角连线的范围。长脸型:长脸型要横着扫,腮红要稍红一点,在颧骨略向下的位置作横向晕染,不要竖着刷,那样会显脸更长。方形脸:整个脸呈现四四方方的角度,所以在腮红的使用上,要有弧度的晕染腮红才能减轻面部的棱角感。从鬓角往颧骨上晕染,以弧度形式刷至脸颊中间,也不能超过嘴角。圆脸型:圆脸型与方形脸相似,扫腮红时应避免横向晕染,忌选用颜色较浅的腮红,腮红由上而下尽量刷长,但不能太靠近嘴角也不能超过嘴角。菱形脸:颜色要柔和

6、,但是不能太亮,不然会增强颧骨的存在感。选择柔和的腮红涂于颧骨下侧时,要斜向晕染,自然地向发际方向淡化。此外,菱形脸涂腮红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涂得过圆,涂腮红时一定要避免用在颧骨最高处,而是涂在凹陷的地方正三角形脸:刷于颧骨外侧,从较突出部位往鼻翼斜刷,从鬓角到脸颊过度、斜向晕染。倒三角脸型:刷于颧骨下侧,斜像眉边晕染,颧骨下方用浅色腮红横刷,使脸型显得丰满步骤:少量取粉将腮红粉在手上或纸上揉匀找到落刷点,向四周晕开两侧对称,中间浓,周围浅淡。注意事项:一次不要蘸太多容易,容易成块刷的动作要轻柔,不可太用力

7、浓度不足时,再蘸粉从头刷起,不要从一半的地方上色,腮红过浓的时候,用干净的粉扑、面巾纸或蜜粉轻按柔和一下。谢谢观赏!导师:王小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