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说课教学设计

《勇气》说课教学设计

ID:5639820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0

《勇气》说课教学设计_第1页
《勇气》说课教学设计_第2页
《勇气》说课教学设计_第3页
《勇气》说课教学设计_第4页
《勇气》说课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勇气》说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勇气》说课教学设计            杨运学校仪文亮6《勇气》说课稿            说课人:仪文亮我说课的篇目是《勇气》。一、 说教材(一)、课文内容:我选择的《勇气》编排在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这一单元安排了古典、现代、国外的四篇经典小说,本文是美国作家狄斯尼的一篇小说。它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时发生的一个故事。一个美国伞兵被误投到了敌占区,他向空投地附近的法国农妇求救。德军发现法国农妇救助了那位美国伞兵就枪杀了她的丈夫。美国伞兵被俘后设法逃了出来,奔向树林。德军立即围追他。走投无路时,美国伞兵“振作”起来,“押了

2、这一注”,他折身回跑,再次向法国农妇求救。法国农妇毫不犹豫地再次救助了他。三天后,诺曼底地区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队。至此,作者称赞道,是两种勇气打败了敌人,即“青年伞兵智胜的勇气和法国农妇毫不犹豫为美国伞兵提供了第二次机会的勇气”,并借一位空军将军之口,对这两种勇气作了画龙点睛的诠释。(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理论及课文特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定为: 1、知识目标:积累文中生字词;2、能力目标:(1)了解文中情节,主要是掌握两个出其不意的情节安排;(2)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勇气的内涵,体味幸福的深意,感受人

3、性美的光辉。(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说教学重点: 6作为小说,是一种叙事性较强的文学体裁,主要特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来反映现实生活,据此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小说的出奇制胜的情节,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法国妇女的形象。2、说教学难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善于把握难点,能解开学生心中的一个个结,我个人认为这一节的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文中是如何刻画法国妇女的形象的;二是如何理解文末将军的话。二、说学情在说学情方面,我分两方面来谈:一是教学情况分析。本单元是小说阅读教学,教学目标是了解小说的特点,把握人物形象,理清故事情节。本篇小说故

4、事性强,能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抓住这一点,相信学生较容易进入角色,能较好理解课文。二是学生情况分析。备课中,除了备教材是重要一环,但也不能忘记备学生。经过半个多学期的接触,我觉得我所任教的七(4)班有如下特点:大部分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语文功底相对较差,如生字会念不会拼,常写错别字,不敢大胆发言,但他们求学心切,而且有一两个同学较为积极发言,因此,在课堂中需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让这一两位同学带动全班。但有时可能会为完成教学任务也许会有淡忘差生的现象。三、 说教法 要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关键是要选择恰当

5、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法:1、整体感知法会学:独立掌握学习方法和规律,形成独立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在这节课中,学生要进一新课程标准对阅读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因此,在这节课里面,我也采取了整体感知法。2、问题导读法。我在这篇文章采用了问题导读法,所设计的两个问题,都是为了理解故事情节和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其实也就是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3、讨论法。6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怎样

6、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怎样落实新课标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我想小组讨论是一个较好的方法,虽然它也有弊端,也还有其它方法,但为激活学生的思想和开拓他们的思维,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前,在必要时候我还会采用讨论法。四、 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也就是说教师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步学会圈点勾画法,主要是运用在人物分析上。五、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视频引入)二、出示目标让学生每节课带着明确的目标学习,避免盲目,让他们心中知道学什么,结果学得怎样。三、指导学生学习全文(一)学习生字词教学大纲要求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由于学生语文功底较不扎实,因此,在这节课里面设计

7、了生字词教学这一环。这一环节主要有两个骤:一是掌握生字的读音;二是掌部分词语的含义。这些字词在教案中有列出。(二)初读全文,安排初读主要是让学生对故事能了解个大概,同时锻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在这一环节,我给学生提两个要求:1、在5分钟内读完。2、能把握文中的文要内容,即能说出故事的过程。(三)理清故事的梗概:复述故事设计这一环节,目的很明显,就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了解程度,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四)教师介绍故事背景 在学生对故事的梗概有个了解后,为了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了解故事的背景,进一步激发学习的欲望,我就在此时向学生介绍了故事的背景,背景材料如下: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