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宋明理学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2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宋明理学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

ID:56398683

大小:7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23

2012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宋明理学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2012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宋明理学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2012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宋明理学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2012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宋明理学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2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宋明理学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课宋明理学【课堂达标】1.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解析:选C。理学强调的“理”是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理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成为官方正统儒学,故C项错误。2.电视剧《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历史上的文天祥

2、也如此,他在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铁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文天详的这种气节与理学中注重民族气节和做人的品质相符,可得出理学是当时的思想主流。3.“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与禅宗这一理论类似的是()A.老庄思想B.程朱理学C.王阳明“心”学D.孔孟之道解析:选C。本题以世人熟知的禅宗理论考查宋明理学,作答本题时要求对宋明理学主张有清晰地把握,同时对程朱理学与心学的区别能有正

3、确地认识。题干阐述的佛教理论、讲求领悟,自身认识到罪恶,才能放下屠刀,这与王阳明“心”学要求的“致良知”是一致的。4.史学家张岱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A.内心世界B.自然规律C.社会规律D.天的意志解析:选A。王阳明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天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的斗志。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张子语录》材料2:宇宙之间

4、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备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宋)朱熹请回答:(1)材料1反映了宋朝理学家们创立理学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2反映了理学家们怎样的思想追求?解析:通过阅读材料1,得出问题中的目的就是材料中的“为……”,把这三个“为……”解释出来即可;第(2)问的解答抓住材料2中的目的词即可。答案:(1)目的:继承和发展圣人的学说,创立人世间的伦理规范、行为准则,从而达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的太平盛世。4用心爱心专心(2)追求:通过把“三纲五常”这一封建伦理规范

5、、等级制度与天理结合起来,论证“三纲五常”的绝对性和神圣性,从而要求人们遵守三纲五常,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近来有学者将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归纳为仁者爱人、地狱天堂、三教合一、性理之学四个主题。其中“三教合一”大致始于()A.春秋战国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两宋时期解析:选C。题中四段历程分别为春秋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明时期。2.右图是僧人、道士和儒者在少林寺同台打坐,在别处实为少见,意味深长。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有()A.最早出现在西汉早期B.这体现了“三教并立”C.这体现了“三教合归儒”D.这体现

6、了佛教的独尊解析:选B。本题属于图片型材料选择题,需要认真观察图片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图片材料中可以直观地看出儒者、道士、僧人三者并坐在一起,由此可知他们是并立的。而这种局面开始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B.水能载舟也能覆舟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把天理人性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实质考查程朱理学思想对儒学的新发展。A、B、C三项分别为董仲舒、荀子与孟子的思想。D项是程朱理学的显

7、著特点。4.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吸取其()A.仁政思想B.伦理道德C.唯物主义D.佛道教义解析:选B。理学主要是将天理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因此,是对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的神圣化。解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属于客观唯心论的范畴。5.右图是我们所熟悉的云根书院,朱熹常到云根书院讲学布道,传授理学思想,一时八方学子云集,探究理学真谛。朱熹在讲学中最可能出现的言论观点是()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B.学以致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C.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D.倡导“三纲五常”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C项是民

8、主思想,B项是王阳明的观点,A项是陆九渊的观点。朱熹倡导“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理的作用,理就是“三纲五常”。6.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