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山居秋暝》说课稿

高二《山居秋暝》说课稿

ID:5640587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0

高二《山居秋暝》说课稿_第1页
高二《山居秋暝》说课稿_第2页
高二《山居秋暝》说课稿_第3页
高二《山居秋暝》说课稿_第4页
高二《山居秋暝》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山居秋暝》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二《山居秋暝》说课稿高二《居秋暝》说稿老师好,同学们好,我是高二《山居秋暝》说课稿高二《居秋暝》说稿老师好,同学们好,我是。今天我说的内容是《居秋暝》。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与程标准要求。我准备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能力,教师在关键环节实施加以点拨。我准备了一个时实施教学。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序四个方面进行说。一、说教材。《居秋暝》是人教版高中语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一。高二年级前三个单元是诗歌的单元。诗歌的单元是以时间的顺序、中国诗歌发展史的顺序排列的。今天的是近体诗八首。近体诗八首是唐诗八首,唐诗在中国的诗歌是上是辉煌的时期。今天我们学的是第一首。初唐诗人王维的后期代表

2、作——《居秋暝》。王维的水名篇《居秋暝》,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歌中最重要艺术手法,是用自然美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运用比兴手法,通过对水的描绘,寄情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高二学生经过小学初中学习古诗词的铺垫,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分析古诗词的基础,但是知识还不成体系,更多的是模糊的感性认识。新大纲程标准对高二学生的要求为:学生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理解和分析作品,探索作品中蕴涵的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感情世界。根据高二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程标准,我确定了本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了

3、解我国诗歌发展史,特别是近体诗的发展情况与体例(如节拍、对仗、押韵等)。2、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3、了解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4、掌握诗人的精湛构思和独特风格。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2、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的高洁情怀。2、学生产生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动力。本学习的重点是:感受诗歌《居秋暝》的意境,学习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本学习的难点是:根据诗歌的意境,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二、说教法。古代诗歌特别是

4、近体诗的鉴赏和诵读往往是合二为一的,在堂上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揣摩诗句含义和艺术特色。本的教学目标在于读懂诗歌的内容与写法,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首诗的教学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所以我会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引入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能够纵向和横向地理解这一。通过比较《居秋暝》与王维另一首诗《鸟鸣涧》的相同点不同点,突出本诗以动衬静的写作方法。我还会通过营造意境,加深同学学习体验,全程播放高流水的古筝曲。先让同学走进诗歌的意境中,最后走出分析这首诗,感性认知和理性分析相结合。另外,在讲解诗歌内容及艺术技巧的基础上,给同学们讲一些诗的句法与法,格律常识等,但不要讲得过多过深。教法的设计意在通过讲解这首

5、诗将鉴赏古诗的诗法交给大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概括说,我的教法分为以下五点: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2、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3、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突破教科书、黑板、粉笔的局限,加大堂的信息容量,渲染堂气氛,让学生在声像创设的情景中得到感染,加深对的理解。4、《居秋暝》与《鸟鸣涧》的对比,扩大学生对诗歌横向和纵向的了解。、在理解诗歌意境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三、说学法。今天学生学习的是诗歌鉴赏。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为了授之以鱼,还要授

6、之以渔,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比如说,我会提出一个问题,或者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问题如诗歌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本诗是怎样以动写静的……然后让学生探究问题,自主探究或者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再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最后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方式可以是教师评、学生他评或者互评。四、说教序。(一)导入。中国是个诗的国度。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今天,我们就欣赏一首具有代

7、表性的经典作品,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们卓尔不群的艺术才情。(二)解题。多媒体显示有关知识。(三)相关知识介绍1、问近体诗产生的时代,包括哪些类型。2、老师补充近体诗的知识。3、ppt补充王维与《居秋暝》的背景知识。(四)诵读。1、请两名学生朗读诗歌。2、老师和学生一起更正错误的读音,错误的断句。如浣女的浣读音,王孙/自可/留的断句。3、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诵版。4、初步感知诗歌意境,问学生能联想到什么景象,学生回答。、介绍诵读技巧。6、师生一起诵读。(五)品味鉴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