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阶段冷点分析与升温训练

高考冲刺阶段冷点分析与升温训练

ID:5641396

大小:46.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7-12-20

高考冲刺阶段冷点分析与升温训练_第1页
高考冲刺阶段冷点分析与升温训练_第2页
高考冲刺阶段冷点分析与升温训练_第3页
高考冲刺阶段冷点分析与升温训练_第4页
高考冲刺阶段冷点分析与升温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冲刺阶段冷点分析与升温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冲刺阶段冷点分析与升温训练高考冲刺阶段冷点分析与升温训练高考冲刺阶段冷点分析与升温训练高考冲刺阶段冷点分析与升温训练高考冲刺阶段冷点分析与升温训练冷点问题要注意,避免突然遭袭击战争中的突袭,常常使敌方手足无措。这方面的战例不胜枚举,官渡之战中曹操夜袭乌巢、“二战”时日军突袭珍珠港,都打乱了对方的部署。提高警惕、防止偷袭是战略家取胜的要诀。2006年的全国高考综卷爆了出“冷门”,多年高考一直未曾涉及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巴黎公社、社会革命),竟以较大的比分(4个选择题,共计16分)出其不意地呈现在广大高三师生面前。对此,广大考生如遭偷袭,虽然几题难度并不大,但由于平时关注过少,丢分甚多。这“

2、沉痛”的教训,我们能不记住吗?这里所谓的“冷点”就是高考多年未考的知识点,“冷点”的出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相关内容与现实联系不强,被命题人边缘化了。二是相关内容与现实很密切,但由于发展趋势不明朗,命题方向不好把握,如中日关系。这些问题大家在平时重视程度就不够,高考前由于都忙于准备“热点”,就更受冷落了。一个考点能在教材与考纲中出现,就说明其在历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始终不考是不可能的。物极必反,“冷”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变“热”,高考命题者,或出于反猜题的考虑,或从常人难以想到的角度思考这些知识点,于是在这些“冷点”上出现命题就成了偶然中的必然。因此,我们在关注热点的同时,应有意识地对“冷点”知识

3、给予适当的投入。我将近年各地高考试题与2008年考试大纲进行细致对照,将近年没有涉及的考点定为“冷点”,呈现给大家,明确应该注意的问题,再加上适当的训练,希望能对“冷点”起到升温的作用。请先不要看书,对所列出的“冷点”,看你能掌握多少,真要考到你能应对吗?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一)五年未考之点:1.先秦: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分封制;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春秋时期的民族融合;战国时期的商业和城市;老子;学和艺术;天;扁鹊。2.秦汉:秦末农民战争;匈奴的兴衰;汉与朝鲜的关系;学。3.三国、两晋、南北朝:佛教;唯物论思想家;艺术4.隋唐:隋朝的建立与统一;两都的兴建;“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两税法;手工

4、业;回纥;南诏;和新罗的交往;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艺术。.五代、辽、宋、夏、金、元: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西夏的建立;辽和北宋的灭亡;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元朝的灭亡。6.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明朝的建立;《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靖难之役;满洲的兴起和建国;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议政王大臣会议;字狱;一条鞭法;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与x疆地区的关系;华侨与南洋的开发;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清小说。(二)特别提醒:1.主要朝代的建立:(1)每个朝代建立的形式包括:通过农民起义建立新政权;前朝权臣,掌握大权改朝换代;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等。(2)

5、一个朝代建立之初的活动:一个朝代建立之初往往都面临着扫除割据势力、实现稳定统一的任务,而这一活动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2.学与艺术:学、艺术承载着历史,考查这一方面的内容,其命题可超出学、艺术本身,与当时的相关历史相联系。3、唐朝、清朝历史:这两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考纲列出的考点很多,近几年考的也比较多。但从考点统计结果看,这一部分剩余的考点仍有很多,而且比较重要,有的考点甚至与当今的热点问题联系密切,因此,这一部分仍有较大的命题空间。4、古代手工技术的发展:古代手工业虽有所考查,但不是从手工技术进步角度命题。就教材本身而言,各个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基本

6、都有当时一些重要手工业技术成就的介绍。中国古代在世界上是手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直到清朝前期,还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赢得这样的地位,当然凭的是技术。事实证明,中国古代在技术上是善于创新的,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今的技术创新正需要发挥这种优良传统。、明清时期与世界的比较:明清时期,是中国由世界级强国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通过和同期世界的比较,找到落伍的原因,是一个很好的命题方向。而且,就这一时期教材中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内容看,可比的方面很多。如:政治状况、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状况、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统治者为实现国家富强而采取的措施、对外政策、科技发展等等,都显示出了中国与西欧不同的发展趋向。

7、冷点升温是否够,通过练习验收。1.关于“牧野之战”与“国人暴动”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B.都是自下而上的平民革命.都是反抗暴政的斗争D.都体现了奴隶的反抗性2.两汉时期,中朝、中越之间的经济化联系日益密切,下列有关中朝、中越经济技术交流的表述正确的是A.朝鲜输入中国的物品有檀弓、漆器B.越南输入中国的物品有丝绸、珍珠、象牙.中国输入朝鲜的有铜镜、井渠法D.中国输入越南的有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