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9.5《功的原理》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八年级物理下册 9.5《功的原理》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ID:56414235

大小:1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3

八年级物理下册 9.5《功的原理》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9.5《功的原理》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 9.5《功的原理》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节功的原理(一)教材:鲁科版八年级下册(二)教学目标(1)常识性了解功的原理。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2)会应用功的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3)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到功的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三)教学重点: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四)教学难点:实验结论的归纳得出功的原理(五)教学要求(1)常识性了解功的原理。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2)会应用功的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六)教具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七)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举例说明。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是什么?二、进行新课1.引入、提问:使用杠杆

2、、滑轮这些简单机械能够省力,是不是也能省功呢?2.组织学生完成课本本节“观察与实验”。学生自己实验。教师巡回指导。(1)明确实验目的是研究使用杠杆(或滑轮)提升重物时能不能省功?即手对杠杆(或滑轮)做的功与杠杆(或滑轮)对重物做的功是否相等。(2)明确实验中动力就是手的拉力,阻力的大小等于钩码重。图9-5-1,实验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算出手对杠杆的拉力。图9-5-2实验中手对动滑轮的拉力由动滑轮的特点得出。钩码重G=mg。(3)测量砝码提升的高度和手移动的距离时,把两个刻度尺分别竖直放在砝码及手旁,记下砝码和手的起始位置。当用杠杆(或动滑轮)提升砝码到一定高

3、度时,再记下砝码和手的终了位置,求出砝码升高的高度h(米)和手移动的距离s(米)。(4)实验中,杠杆和动滑轮的重及杠杆和滑轮在运动中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因为实验研究的是理想机械。(5)按课文实验图9-5-1、9-5-2,将实验结果填入课文表格中,写出实验结论。3.总结实验结论①学生报告实验记录数值和实验结论。教师将几组数值记于黑板一或事先画好表格的小黑板)上。②实验表明:利用杠杆提升砝码,使用杠杆所做的功F·s(焦)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G·h(焦)相等,即使用杠杆不能省功。利用动滑轮提起砝码,使用滑轮做的功F·s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G·h相等,即使用动滑轮也不能省

4、功。总结出功的原理并板书:第五节功的原理1.使用机械不能省功。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2.功的原理对任何机械都适用。”3.提问: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为什么人们还要使用机械呢?(课文后“想想议议”)要求答出:可以省力,或省距离,或改变动力的方向,使用方便等好处。4.例题:P85例题。教师板演讲解。首先弄清已知条件、物理过程。三、布置作业1.课本习题“动手动脑学物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