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复习导学案 沪科版.doc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复习导学案 沪科版.doc

ID:56414344

大小:19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3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复习导学案 沪科版.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复习导学案 沪科版.doc_第2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复习导学案 沪科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复习导学案 沪科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二章【复习目标】1.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了解人类探索科学的意义,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2.能说出什么是机械运动,并能根据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3.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时间。4.会利用v=分析简单的物体运动情况,初步学会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对照复习目标,回顾一、二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自主梳理知识,构建一、二章知识结构图)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1.彩虹是一种美丽的自然

2、现象,它常出现在( C )A.阴天    B.下雨之前    C.雨后初晴    D.下雨时2.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C )A.提问B.猜想C.实验D.得出结论方法指导:运动和静止的判断: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物体就是运动的;若未发生变化,则物体就是静止的。归纳总结:1.读取被测长度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若该数位上无数,则应补零。2.机械停表的读数方法:分别读出(小盘转一圈为15min)和秒

3、(大盘转一圈为30s),并将它们相加。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四;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四。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友情提醒:平均速度具有区间性,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各组学生回顾并思考,小组长汇总讨论结果,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选择较好的两组在全班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对照复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3.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

4、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船。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4.某次测量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2.35cm。(第4题图)   (第5题图)5.如图所示中机械停表的示数是32s。6.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90km/h,合25m/s。(第6题图)   (第7题图)7.如图所示为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的编号,请按提示描述这两个小球的运动,图中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为0.2m。(1)求出小球B在编号3至

5、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B=0.8m/s。(2)求出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3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A=0.5m/s。(3)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速度逐渐变大(选填“变大”或“变小”)。1.对学分享独学1~7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2.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方案一 回顾一、二章

6、重要的实验有哪些?其具体内容是什么?方案二 总结一、二章重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