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建和节能专篇资料.ppt

绿建和节能专篇资料.ppt

ID:56417820

大小:10.40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06-17

绿建和节能专篇资料.ppt_第1页
绿建和节能专篇资料.ppt_第2页
绿建和节能专篇资料.ppt_第3页
绿建和节能专篇资料.ppt_第4页
绿建和节能专篇资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绿建和节能专篇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设计理念能源危机、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生态灾难,有如悬在21世纪人类头顶的利剑,敲击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警钟。如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城市与建筑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改造的最大场所,整个建筑行业以及建筑的运行使用消耗了30%以上的能源,制造了大量垃圾,并导致了主要的CO2排放。绿色建筑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社会民生的需求,是建筑节能的进一步拓展和优化。它提倡最大限度地节约与有效利用资源,对保护生态环境、减缓气候变化,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以及对整体环境效益来看,有着优异的表现。绿色建

2、筑在中国兴起,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然组成部分。本项目住宅部分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计算分析优化设计改进性能,利用高性能绿色环保材料与设备,适当的功能与系统创新,实现建筑与环境相协调,达到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为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二、设计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

3、4-2004《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三、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设计参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满足设计相关其他规范要求。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控制项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一般项和优选项为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可选条件。四、系统设计1、建筑综合绿色设计绿化系统a、墙面垂直绿化考虑部分建筑墙面的四周用爬藤植物包围。b、屋顶花园考虑通过屋顶绿化使居住空间拥有更大面积的绿化

4、,并且对于建筑可以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c、地面绿地系统结构地面系统设置增绿园、净水景观带、湿地植物带、行车游布带、形成生态绿网。2)植物选择选取廊坊本地植物,形成乔、灌、地被多重植物体系。植物选取品种强壮、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宜种植浅薄、耐贫瘠的植物;耐修剪、耐移植、生长缓慢的植物;夏季耐高温、热风,冬季能露地越冬的植物;抗风、抗污染能力强;养护管理要求低的植物。绿色建筑设计2、室外环境性能优化设计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是实现项目“绿色庭院、生态家园”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内容,基于技术性能角度设计如何使得外部空间真实宜居的绿色空间。1)分析内容:a、室外热环境的

5、优化设计通过通风环境的模拟与优化分析,防止建筑周边,特别是入口部位出现极大风,同时避免出现无风区和涡流区。通过空间的开放性设计,基本热性能的建筑材料选择,结合景观的室外水体、绿色与遮阳设计,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外热环境。b、室外声环境的优化设计根据不同功能区,合理规划布局,进行声景设计。并对不良噪声进行有效隔绝。3、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影响。本项目根据廊坊的气候特点,设计使用太阳能技术,主要应用在供水方面。住宅布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并保证每户均可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4、围护结构节能设计通过维护结

6、构的节能优化设计,使得围护结构节能达到绿建标准。5、空调和设备系统节能1)高效空调本项目空调系统建议采用高效节能的分体空调,当负荷发生变化时,采用变频调速技术调节流量,大幅度降低输送系统能耗。2)节能电梯本项目建议采用智能型节能电梯。指定电梯要到达的楼层,等用户走到电梯处时,电梯已经打开门等业主进入,直接把用户送到指定楼层。节省了工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同时减少了能源消耗。6、绿色照明选用高性能绿色照明灯具及配套设备,实现照明功率达到《建筑照明设计规范》规定设计目标值。7、节水设计1)非传统水源利用收集屋面雨水减少排入市政管网的雨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将处理后的

7、雨水与中水用于绿化、道路浇洒、洗车。2)节水设备随着节水意识的增强,在建筑中采用节水器具已是强制性规定,本项目对器具的节水性能质量要求更为严格。3)节水灌溉绿化灌溉采用喷灌方式、喷灌比地面漫灌省水30%~50%。喷灌应选在风力小、人员少时进行,同时逐步采用微灌、渗灌、低压层管灌方式。中水工程设计水源:整个小区的中水水源为自建污水处理站,小区全部排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18920-2002)中绿化标准,其中部分水再经深度处理达到中水冲厕水质要求,供本小区使用。采用中水为灌溉水源时不应采用喷灌方式,而应采用微喷灌、滴灌等。设

8、计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