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pdf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pdf

ID:56419914

大小:166.47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6-23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pdf_第1页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pdf_第2页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pdf_第3页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pdf_第4页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pdf_第5页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pdf_第6页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pdf_第7页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pdf_第8页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pdf_第9页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pdf_第10页
资源描述: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推荐]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笔记第一编(1-2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一传播学的概念1.定义1)库利(社会学角度)2)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3)施拉姆4)郭庆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共享说)信息的共享。(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二.传播与信息1.信息的定义2.信息的特点和分类(见大纲)信息分类: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特点:3.信息的获取与传递编码:译码:讯息与信息:形成与内容的

2、关系,决定作用是内容而非形式译码使信息从一份讯息中“提炼”出来。4.信息源与信息量信息的元素——信码的集合称叫信息源信息量:测量信息大小的量。和概率成反比。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开放性系统(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双重偶然性: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人类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

3、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极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传播障碍:传播隔阂:(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3.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4.传播学的任务四.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第二编(第3章)传播中符号、意义及象征性社会互动社会信息包括符号和意义一.符号二.符号的分类信号和象征符语言符号和非语言三.符号的基本功能:四.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1.意义:2.符号本身的意义及分类:3.传播过程中-符

4、号的意义(2所讨论的是符号本身的意义)五.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行为、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性文化)1.象征行为:2.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3.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的三个基本前提:4.象征性社会互动:5.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第三编(第4章)人类传播的过程的模式一.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模式(内部)引: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1)拉斯韦尔5W模式(2)香农--韦弗模式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1)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2)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

5、式(3)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4)丹斯模式(5)纽科姆ABX模式及其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ABX局限性,把趋向一致视做传播的主要原因和效果。风筝互相模式:不在认为信息纯粹由信源提供,而是多方面的综合。(6)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模式:传播与反馈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结:传播过程的特点:二.从社会系统角度考察传播结构1.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从社会学角度)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3.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宏观过程研究)第四编(第5章)人内传播一.人内传播1.定义:2.人内传播的环节及特点(唯

6、物主义认为:人内传播是人的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3.人内传播的互动性:(从社会心理过程方面来讲,人内传播具有社会互动性和互动机制)(1)人内传播有双向互动性:(2)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3)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4.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内省式思考(1)分类(2)a内.省式思考只有当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无法判断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才会活跃起来。b.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c.内省式思考过程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

7、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1(3)内省式思考的特点也是人内传播的特点。第五编(第5章)人际传播一.人际传播1.定义:2.人际传播的动机:(1)获取信息(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3)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也是个人从事人际传播活动的一个基本动机。(4)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a.客观的自我认知是使个人能力得到恰当发挥的前提。b.库利“镜中我”1909《社会组织》<1>镜中我:<2>与他人的联系包括三方面:<3>库利认为:3.人际传播的特点4.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关于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领域:(

8、1)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中的作用(如镜中我、主我、客我、塔尔德的社会模仿理论)(2)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意见领袖、两级传播、创新-普及)5.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第五编(第6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一、群体传播1.群体:2.群体的特征:3.群体的分类:4.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正面功能负面功能5.群体传播与内部机制:(1)群体传播:(2)群体传播对群体意识形成的影响:(群体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