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4.1《牛顿第一定律》精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高中物理 4.1《牛顿第一定律》精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ID:56424447

大小:26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6-18

高中物理 4.1《牛顿第一定律》精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物理 4.1《牛顿第一定律》精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物理 4.1《牛顿第一定律》精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物理 4.1《牛顿第一定律》精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物理 4.1《牛顿第一定律》精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4.1《牛顿第一定律》精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1《牛顿第一定律》教学重点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教学难点惯性与质量的关系。问题探究1、关于运动与力,几位科学家分别提出了什么观点?2、对于以上提出的观点,你认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为什么?3、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哪些是可以做到的?哪些是不能够做到的?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5、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是什么?历史的回顾定律的学习知识的深化练习与巩固历史的回顾在伽利略和牛顿以前,人们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必须有力作用

2、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这种认识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公元17世纪,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根据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如果在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没有摩擦阻力,物体就会保持自己的速度不变,从而指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亚里士多德的认识是错误的!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和推论如下:1.如图所示,两斜面对接,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静止时的高度.等 高2.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可以达到原来

3、的高度,但要通过更长的距离.等 高3.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不可能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沿水平面以不变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伽利略通过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的理想实验,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这种把可靠的事实和深刻的理论思维结合起来的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法国科学家笛卡尔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定律的学习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研究,进一步得出下述结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4、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惯性:物体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惯性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例如:运动员冲到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住,还要向前跑一段.这是由于运动员具有保持向前跑的惯性.自行车紧急刹车,轮子不转了,但车子还会向前滑动.就是由于自行车刹车后具有前进的惯性.……知识的深化1.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列车出站时,是由静止开始运动,并且速度不断增加,具有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是由于受到机车牵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列车进站时,速

5、度越来越小,最后停下来,也有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是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由此可见,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同一辆小车,用小力去推,它起动得慢,即加速度小,用大力去推,它起动得快,即加速度大,可见同一物体,受到外力大,产生的加速度也就大.2.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用同样的力去推质量不同的小车,质量大的小车起动得慢,即加速度小,质量小的小车起动快,即加速度大.由此可见,质量不同的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不同,也就是惯性大小不同.外力相同情况下,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运动状态难改变.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可见,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在生活中

6、,要针对惯性的影响加以考虑.需要利用惯性作用时,可以适当加大物体质量,要避免惯性影响时,可以适当减小物体质量.练习与巩固一:被踢出的冰块,在摩擦力可以忽略的冰面上匀速滑动,冰块受不受向前的作用力?A:不受B:受二:判断:1.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的物体才有惯性.对错2.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对错3.任何物体都有惯性.错对三、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惯性作用,哪些地方需要消除惯性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