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黛玉葬花教学设计.doc

公开课黛玉葬花教学设计.doc

ID:56426441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3

公开课黛玉葬花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公开课黛玉葬花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公开课黛玉葬花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公开课黛玉葬花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黛玉葬花》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体验人物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2.分析黛玉葬花所表达的思想内容。3.学习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学重点:反复阅读文本尤其是葬花词,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葬花词内容,体会葬花词与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与小说主旨的内在关系。教学方法:精读文本、品味文本、小组讨论、师生释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一看到《红楼梦》就会想到一些典型情节,如宝钗扑蝶、湘云卧石、晴雯撕扇,同样,一提起林黛玉,也会马上想起她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和宝玉共读西厢

2、、临终焚稿断痴情等情节,当然,给人们留下极深印象的是窥知她内心世界的《黛玉葬花》。二、观看视频影像资料《葬花吟》要求:初步体会词中的情感注意把握词中体现情感的“愁绪满怀”“泪暗洒”“见血痕”“倍伤神”“悲歌”等词语。三.从林黛玉葬花能看出她怎样的心情和处境?(结合《林黛玉进贾府》)总结:心情:愁苦伤感脂砚斋甲戌本批语: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处境:寄人篱下,孤苦伶仃学生结合本次葬花的起因及内心活动:起因:林黛玉去怡红院,晴雯因晴雯和碧痕拌嘴心情不好假托是宝玉的意思没给她开门,而且听见宝玉、宝钗

3、二人在院内欢声笑语。心理活动: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四.结合《葬花词》,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学生先各自有感情朗读《葬花词》,然后结合葬花词的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最后在小组讨论个人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归纳总结:1.多愁善感,敏感多虑: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半为怜春半恼春…………梁间燕子太无情(可结合葬花的原因)2.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解释:“桃飘李飞”之时,“柳丝榆荚”总是正当青春年华,郁郁青青,它们无视桃花李花的凋残

4、飘零,自顾活得意气盎然,仿佛是林黛玉生活现实环境中,高洁遭冷落、摧残、践踏,而鄙俗却倍受青睐、宠爱的写照。 3.人不如花的孤独与凄凉: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4.对生存有着真实残酷的认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5.对美好理想的渴望与追求: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6.对污浊环境的洁身自好不甘屈服: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7.对未来命运的悲观:明年闺中知有谁……他年葬侬知是谁……花落人亡两不知五、词中的花与林黛玉人物形象是怎样的关系?在以前的诗词中也出现花的形象,如张若虚的《春江花

5、月夜》中“月照花林皆似霰”“昨夜闲潭梦落花”,在欧阳修《蝶恋花》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在这些作品中,花的形象或烘托气氛,或映衬人物的心情,但与人的形象没有融合在一起。而本词中林黛玉感花伤己,花与人物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小结:以花喻人,感花伤己,花人合一:(1)残花渐落,红颜老死,花落人亡(2)葬花即葬人:林黛玉不容于封建制度早死,就像花被埋葬,美被毁灭。小结:《葬花吟》体现林黛玉的人格理想、精神追求与生命意识可以说,《葬花吟》是林黛玉的整个精气、骨肉和血液熔铸而成,是林黛玉的“魂”。六.本次葬花与小说情节的发展与主旨有何关系?1

6、.为情节张目(从个人命运):为后文黛玉身心憔悴,泪尽夭亡以及死时的寂寞作铺垫。如:残花渐落,春尽红颜老,他年葬侬知是谁,花落人亡2.暗示主旨(从作品整体):“花谢花飞,红消香断”暗示林黛玉红颜薄命及红楼诸艳“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剧归宿。七.第2次葬花和第1次葬花有什么不同?优秀作品的典型情节在作品中总是只有一次,虽有类似,绝不是简单的重重。同是葬花,第二次葬花与第一次葬花有诸多不同。学生精读两次葬花的有关内容,小组讨论两次葬花的不同,最后归纳小结:1.氛围不同:第一次葬花虽有伤感,但更多的是从《西厢记》得到启发的爱情的觉醒和听到宝玉第一次

7、表白的欢欣(优美的爱情小喜剧)。第二次完全是凄楚感伤(痛苦的悲剧)。2.时令不同:第一次是三月中浣,第二次是芒种节(约在六月)3.葬的花不同:第一次是桃花,第二次是凤仙石榴等花4.出场顺序不同:第一次是宝玉先来,黛玉后来,二人一起葬花;第一次是黛玉先来,独自葬了花,宝玉才来。八、课后作业:写一篇300字左右描述你面对春花烂漫或百花凋零时的或愉悦或忧伤的小作文,题目自拟。九.板书设计:心情与处境铺垫情节人物形象愁苦伤感洁身自好,不甘屈服寄人篱下黛玉葬花敏感、愤懑、悲观孤苦伶仃渴望与追求暗示主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