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活动设计:小兔做客

中班教案活动设计:小兔做客

ID:5643031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0

中班教案活动设计:小兔做客_第1页
中班教案活动设计:小兔做客_第2页
中班教案活动设计:小兔做客_第3页
中班教案活动设计:小兔做客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班教案活动设计:小兔做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班教案活动设计:小兔做客中班教案活动设计:小兔做客中班教案活动设计:小兔做客  设计思路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本次活动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以故事”小兔做客”为主线,围绕小兔去好朋友小熊家做客而展开,在”小兔去做客”的路上,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各种公共设施的作用(电话亭、废物箱等),拓展和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在”小兔回家迷路了”的情节中,引导幼儿学习解读路线图,鼓励幼儿尝试用逆向思维思考,帮助小兔找到回家的路线。这既是对幼儿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挑战,也是对学习方法的挑战。  活动目标1.观察并记住小兔做客的路线,尝试逆向排序,帮助小兔找到回家的路。  2.大胆

2、表达,进一步了解各种公共设施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对周围常见的公共设施有初步的了解。  2.材料准备:多媒体,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小兔回家的路线图、各种公共设施的小图)。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出话题秋天到了,小熊家的苹果丰收了,小熊想和好朋友小兔一起分享,于是就打电话给小兔:”喂喂喂,小兔你好,我家的苹果丰收啦,我想请你做客。”小兔高兴极了:”谢谢小熊,可是我不认识你家,怎么去呢?”小熊说:”从你家出发,经过废物箱、超市、电话亭,很快就能到我家了。”小兔牢牢地记住小熊的话,很快到了小熊的家,两个好朋友玩得真高兴。(出示PPT)小兔为什么

3、这么高兴?小兔去小熊家的路上会经过哪些地方?(幼儿说不出的话,可出示第三张PPT提醒他)二、讲述故事,理解情节,拓展经验1.了解电话亭的作用。  (1)时间过得真快,太阳下了,小兔要回家了。可是它忘记了小熊的话,有点迷路了。小兔走呀走,先经过了哪里,你是怎么看出的?生活中你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电话亭?  (2)小兔给小熊打电话会说什么?  小兔在电话亭里打电话给小熊:”小熊小熊,我迷路了,我在电话亭里,接下再怎么走呢?”小熊说:”笔直往前走。”什么是笔直往前走?小熊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2.了解超市、废物箱的作用。  (1)小兔听了小熊的话,到了哪里呢?  (2)你们认识

4、上面的字吗?”世纪联华”是什么地方?超市里有什么?你到超市去买过什么东西?走了那么久,你猜猜看小兔可能会进去买什么?  (3)小兔喝完了水,空瓶子该怎么办呢(点击画面,出现”废物箱”)?  3.了解人行横道、红绿灯的作用。  (1)小兔现在经过了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停下?  (2)马路上为什么要有红绿灯?  (3)小兔什么时候才能过马路?  (重点引导幼儿讨论黄灯的作用。)4.了解车站路牌的作用。  小兔到了哪里,应该坐哪一辆公交车呢?(疑问:PPT上好像没有车站?)三、人人操作,集体验证1.继续讲述故事,回忆情节。  (1)小兔要回家了。小兔为什么不高兴?  (2)小兔

5、去小熊家的路上经过了哪些地方?  2.师生共同解读画面(操作材料)。  (1)图片上有什么?箭头表示什么意思?  (2)操作要求:小兔从小熊家出发,沿着箭头的方向前进,她先经过哪里,再经过哪里,最后回到自己的家。请你按照箭头指示的方向有顺序地为小兔做一张路线图。 3.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操作时,多媒体上可以出示小兔去做客的路线图,帮助幼儿记忆路线--逆向思维。  4.分享交流,集体验证。  交流:小兔按照箭头的提示回到了自己的家,说说她都经过了哪些地方?  小兔安全地回到了自己的家,谢谢你们的帮忙。原,只要记住出发时的路线,动动脑筋,反过想一想,就能找到

6、回家的路线。(小结再斟酌一下。)反思一、教学目标与内容明确、适宜,体现较好的价值取向整个活动在关注幼儿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指向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连接,即”进一步了解各种公共设施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注重幼儿能力的发展,即”观察并记忆小兔做客的路线,尝试进行逆向排序”;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即体验做客的快乐和帮助小兔找到回家路线(助人为乐)的快乐;同时,还感受到了思维活动的乐趣。本次活动体现了目标与内容的”整合性”“发展性”。  二、教学过程较好地体现了”双主体性”整个活动教师能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为幼儿提供了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帮助小兔回家”的情景中动手操

7、作、自主建构。在活动中,教师能适度采用角色扮演、及时小结、操作体验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积极迁移生活经验、拓展认知经验,尤其是最后环节通过个别指导与集体验证的两种方式,使不同能力的幼儿在个体操作与集体交流中感知、运用”逆向思维”的排序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