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平衡及紊乱.ppt

酸碱平衡及紊乱.ppt

ID:56438292

大小:2.95 MB

页数:62页

时间:2020-06-18

酸碱平衡及紊乱.ppt_第1页
酸碱平衡及紊乱.ppt_第2页
酸碱平衡及紊乱.ppt_第3页
酸碱平衡及紊乱.ppt_第4页
酸碱平衡及紊乱.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酸碱平衡及紊乱.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disturbances泸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邹平主要内容:酸碱平衡及调节常用的检测指标及其意义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四种单纯性的酸碱平衡紊乱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及判定方法一、酸碱平衡及调节(acid-basebalanceanditsregulation)机体通过多方面的调节活动使血液pH保持在7.35~7.45,这种在生理条件下维持体液酸碱度的相对稳定性称为酸碱平衡(acid-basebalance)。因酸碱负荷过度或调节机制障碍而导致体液正常酸碱度稳定性破坏的基本病理过程,称为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distur

2、bance)。缓冲作用细胞内外离子交换作用肺的调节肾的调节作用酸碱pH7.40挥发酸(volatileacid):碳酸H++HCO3-H2CO3H2O+CO2↑固定酸(fixedacid):摄入的酸性物质:体内产生:氨基酸脱氨基产NH3摄入成碱性食物:蔬菜、水果(一)缓冲作用缓冲系统是由弱酸及其对应的碱所构成的缓冲对组成。血液缓冲系统分为血浆和红细胞缓冲系统。1、血浆缓冲系统:NaHCO3Na2HPO4Na-PrH2CO3NaH2PO4H-Pr2、红细胞缓冲系统:KHCO3K2HPO4K-HbK-HbO2H2CO3KH2PO4H-HbH-HbO2缓冲酸缓冲碱H2C

3、O3H++HCO3-H2PO4-H++HPO42-HPrH++Pr-HHbH++Hb-HHbO2H++HbO2-血液缓冲系统的组成注:当体液中H+过多时,反应式向左移动,减少H+浓度增高的幅度,同时缓冲碱的浓度降低;当H+减少时,反应式向右移动,减少H+浓度降低的幅度,同时缓冲碱的浓度增加。(二)细胞内外离子交换作用细胞的缓冲作用主要通过离子交换进行,红细胞、肌细胞和骨组织均能发挥这种作用。(三)肺的调节1.通过改变肺泡通气量而实现。2.作用快而有效10-30min发挥最大作用。脑脊液H+↑PaCO2↑刺激中枢化感器呼吸中枢兴奋刺激外周化感器PaCO2↑H+↑Pa

4、O2↓呼吸↑(四)肾的调节作用肾主要通过泌H+、排NH4+,排出固定酸,重吸收HCO3-,即保碱,来实现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方式:①泌H+和对NaHCO3进行重吸收②排泌可滴定酸集合管肾血管管腔H2CO3↑ H2O+CO2Na2HPO4Na+↓NaH2PO4HCO3-+H+↑H+Na+HCO3-Cl-K+Na+③生成和排泌氨思考题:肾调节酸碱平衡机制,不包括哪一项A.肾素-醛固酮系统兴奋,醛固酮分泌增加B.H+-Na+交换C.HCO3-重吸收D.尿的酸化而排出H+E.分泌NH3与H+结合成NH4排出二、常用检测指标1.pH概念:溶液中H+浓度的负对数。pH=pKa+

5、lg[HCO3-][H2CO3]=pKa+lg201=6.1+1.3=7.4正常值:动脉血pH7.35~7.45意义:pH↓:失代偿性酸中毒pH↑:失代偿性碱中毒pH(-):无酸碱平衡紊乱代偿性酸碱平衡紊乱酸碱中毒并存相互抵消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rtialpressureofcarbondioxide概念:物理溶解在动脉血浆中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张力。意义:PaCO2是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的重要指标。☆正常值为33~46mmHg(4.39~6.25kPa)★平均值为40mmHg(5.32kPa)。如PaCO2>46mmHg(6.25kPa)时

6、表示有CO2潴留;如PaCO2<33mmHg(4.39kPa)时表示CO2呼出过多。3.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bicarbonateSB)概念:标准条件(血温38C,Hb完全氧合,PCO240mmHg)下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意义:由于标准化后HCO3-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因此SB是判断代谢因素的指标。正常值为22~27mmol/L,平均为24mmol/L。SB在代谢性酸中毒时降低,在代谢性碱中毒时升高。但在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时,由于肾的代偿,也可以发生继发性增高或降低。4.实际碳酸氢盐(actualbicarbomateAB)概念:实际条件

7、下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意义:AB受呼吸和代谢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正常情况下AB=SB,如果AB>SB,表明CO2蓄积过多→PaCO2>40mmHg(5.32kPa);反之AB

8、ess,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