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ID:56443186

大小:14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4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学习目标】1.明白聚落的概念及职能,掌握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明白乡村和城市聚落的区别及区别产生的原因。3、掌握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4、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自主测评】一、读课本81页第一、二段文字,回答:1.什么是聚落?________________。1.聚落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一般来说,先有_______,后有_______。2.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场所。【生生互动】4.读图4.12和4.13,完成表格:交通人口分布建

2、筑物生产活动城市乡村【师生互动】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金:木:水:火:土:1、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聚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不同的________。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①、图②、图③、图④分别是什么地方的建筑?图①图②图③图④(2)根据图4-6及表格中所给的内容,分析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表4-4当地的气候特点民居的建筑特点图①图②图③图④二、读84页阅读材料,回答: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有300多处。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

3、的___________、意大利的__________、我国山西省的___________、云南省的__________等已被列入该名录之中。【达标测评】1..关于乡村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乡村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B.乡村的居民就是从事放牧C.乡村的居民主要从事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D.乡村的居民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2.关于城市和乡村聚落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和乡村景观没有差别B.城市里有很多池塘,种了很多果树C.乡村里有很多车辆、商店、学校,道路纵横交错D.城市里有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医院、学校……道路纵横交错,车辆很多3、下列哪些条件不

4、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A.水源充足B.交通便利C.自然资源丰富D.崎岖山地4、下列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A.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B.高山地区C.荒原地区D.冰缘地区5、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比高山、荒漠地区大得多,说明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因素是()A.土壤B.地形C.自然资源D.水源6.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A.山谷里和河流两岸B.土壤肥沃,适于耕作的地形平坦的地区C.十分炎热的森林里D.交通闭塞的地方7.关于聚落的分布,正确的是()A.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稠密B.高原、山地空气好,适合人们居住,聚落分布稠密C.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区

5、,聚落分布稀少D.气候终年炎热地区,聚落分布稠密【学后反思】【留置作业】1、下列关于民居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南亚村庄的房屋墙厚窗小B、云南西双版纳人居住冰屋C、西亚地区人住竹楼D、北极地区因纽特人住冰屋2、下列有关聚落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各地自然环境没有差异,只是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建筑风格不同B.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C.世界各地的聚落居民,建筑外貌木同,建筑材料相同D.世界各地的聚落,建筑材料,建筑外貌,建筑风格完全相同3、有关聚落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所有的聚落都在增长B.

6、世界上大多数聚落随着历史的前进,聚落没有发展C.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D.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聚落占地面积越来越小4、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的不断扩大,所有过去的一切旧的聚落建筑都应全部拆除,建新的聚落建筑B.在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中,所有的旧的聚落建筑都要保存下来,作为历史文化留作纪念,新的聚落建筑另辟新的土地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各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与其他国家无关D.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5、四合院是以下哪个城市民居建筑的代表()A.天津B.北京C.上海D.南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