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doc

ID:56445091

大小:10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4

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谷、山脊、鞍部和陡崖;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坡度的陡缓;3.会估算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2.使学生掌握了解地形图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思路。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其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教学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来教学难点在等高线上识别地形种类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多媒体演示、指导自学法、讲述法。地形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懂在教学中可采用各种地形模型,化难为易。本节课教学中,地

2、理概念、地形名称和地形空间分布等知识较多,教师通过采用读图指导、模型演示、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形象的讲解,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学习过程备注创设情境1.引入:世界的地表千姿百态,我们称之为地形。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引入课题,明晰概念。二、基本地形1.出示一组地形照片。2.读图,判断景观图中的地形。3.归纳:五种基本地形与山地中的常见地形。讲授:海拔的概念。三、等高线1.承转:完整表达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需用等高线来表示。学生

3、自主探究并思考2.观察等高线形成的动画。抽象过程具体化,突破难点。3.归纳:等高线的判读原则:①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高度相同。②两条相邻的等高线间等高距相同。4.讲授:相对高度。5.带领学生制作常见等高线地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等高线特点。(山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6.制作常见等高线地形模型,观察等高线特点。7.小结:常见地形的等高线的特点。以班或小组组织一次就近登山活动,辨认山顶、山脊、山谷等,辨别方向,体会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活动时还可以让爱好摄影的同学进行自然风光摄影比赛,爱好写作的同学进行游记小论文比赛等,使登山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思考:①同

4、一条等高线上的点有什么特点?②两条相邻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计算A、B两点的相对高度。概念应用与计算。小组合作探究动手实践,观察自主学习合作共建知能应用巩固小结诊断评价作业布置与预习提纲板书设计教学札记课堂中,几乎每一位同学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尤其在制作橡皮泥的环节,在小组进行制作模型活动过程中,我在中间也及时的加以指导,尽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能让学生发现的让学生自己发现,能让学生总结的让学生自己总结,多给学生创造机会,通过学习的成功感受学习的快乐,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最后我把

5、他们的小组作品拍成照片,让他们互相欣赏,互相点评,并加分鼓励,学生很乐意这样的学习方式。不足的地方是由于人数过多,课堂的控制自我感觉不是太好,有些同学光顾着捏着玩,而忘记了主要任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