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杉 雪松生态种植技术

云杉 雪松生态种植技术

ID:5644527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1

云杉 雪松生态种植技术_第1页
云杉 雪松生态种植技术_第2页
云杉 雪松生态种植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云杉 雪松生态种植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云杉、雪松生态种植技术一、云杉生态种植技术形态特征:松科云杉属常绿乔木,树冠圆锥形。小枝近光滑或疏生殖密生短柔毛,一年生枝淡黄,淡褐黄色或黄褐色,芽鳞。花期4月,球果当年10月成熟。分布:为西南高山地区特有树种,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均有分布。生长习性:较喜光,有一定耐荫性,喜冷凉湿润气候,对干燥环境有一定抗性。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棕色森林土壤上生长良好。浅根性,抗风、抗烟力弱。观赏价值及园林用途:树冠尖塔形,枝叶浓密,苍翠壮丽,远望如云层叠翠,优美壮观,可列植、对植或在草坪中栽植。繁育技术: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扦插繁殖,但扦插繁殖生根慢,成活率低。播

2、种繁殖:球果采收后,晒干、脱粒、贮藏,春播前用温水浸种4-6小时,混沙在背风向阳处催芽,半月左右种子开始发芽,即可播种。整地作床时施有机肥,并进行土壤消毒。干旱地区作平床或低床,多雨地区作高床,播种前先把播床用水浸透,然后播种。覆土不宜过厚,苗床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湿度。幼苗出齐后除去塑料薄膜,搭荫棚防日灼,待幼苗出现侧根时,可施浓度低的混合肥。苗茎变棕色时,即进人木质期,加施磷钾肥。在冬季注意防寒,加盖树叶或培土保苗,早春扒去,继续培养。为适应城市绿化需要,在苗圃内集中培养几年,再出圃栽植。二、雪松生态种植技术形态特征:松科雪松属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树皮灰

3、褐色,鳞片状开裂。一年生长枝淡黄褐色,有毛,短枝灰色.叶针状.雌雄异株,少数同株,球果卵形,种鳞阔扇状倒几角形,背向密被锈色短绒毛。花期10-11月,球果次年9-10月成熟。分布: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西部1300-3300米的地带。辽宁、大连以南各大城市均有栽培。生长习性:喜光,有一定耐荫能力,喜温凉湿润气候,有一定耐寒能力。深根性,耐旱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喜土层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忌积水,怕炎热。抗烟能力弱,二氧化硫气体会使嫩叶迅速枯萎。观赏价值及园林用途:树体高大,树形优美,树冠秀丽,高雅古朴,苍劲挺拔。宜孤植于草坪、建筑物前庭、广场中心或大建筑物的两

4、旁及园门的人口等处。列植于园路的两旁,形成甫道,极为壮观。木材又可蒸制香油,涂抹皮茸,有防水浸之效。繁育技术:播种、扦插及嫁接等方法均可繁殖。播种繁殖:球果采下,脱粒。于3-4月播种,播前浸种催芽,捞出阴干后播种,为节约种子可点播,行距15厘米,株距5厘米,播后覆土2厘米,盖草,约半月后可陆续出土,一月后可出齐。每667米“播种量约5千克。土壤应事先消毒,苗木出土后搭棚遮荫,保持一定湿度,并喷洒1%硫酸亚铁或波尔多液,防止立枯病,加强管理,生长季节应注意中耕、除草、灌水,并酌施追肥,冬季应防寒,两年生幼苗即可移栽培育,注意勿伤主根,否则会影响生长。扦插繁殖:以

5、早春3月中旬发芽前为最好,也可雨季扦插,采健壮幼龄实生母树上一年生枝作插穗,幼龄母树以树冠中部枝条的插穗成活率高;而年龄较小的母树则以树冠上部枝条的成活率高,注意以实生苗枝条上的插穗成活率最高。插穗长度12-巧厘米,剪下后及时用清水洗净,切忌扯裂或压破条踵,插条剪口要削平。插于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扦插前先把插床用清水浇透,并喷洒托布津或高锰酸钾,进行土壤消毒,株行距为6厘米X10厘米。将插条下部叶除掉,基部在a-萘乙酸500毫克/千克水溶液中浸5-6秒后立即插人土中,人土深度一般为插穗长的1/3或1/20随插随喷水,以防插条失水。由于雪松带枝叶扦插,经不

6、起高温、干燥、日晒、风吹等不良环境影响,插后要充分喷水,搭设荫棚,并在向阳面加设遮荫帘。生根后注意通风,两年后即可移植。常受红蜡介壳虫、牡蜗介壳虫、红蜘蛛等危害,并有锈病出现,应注意防治。本文章来自www.cnstnyw.com生态农业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