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污染的原因与治理.doc

滇池污染的原因与治理.doc

ID:56452700

大小:2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4

滇池污染的原因与治理.doc_第1页
滇池污染的原因与治理.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滇池污染的原因与治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滇池污染现状:近2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重了流域生态环境的压力,水体受到污染,导致湖泊严重富营养化,滇池面临水环境和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境,经过多年的污染治理,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滇池的环境恶化,但未完全消除滇池的污染,滇池目前的水质仍低于V类水的标准,属于劣质V类水,达不到可利用水的标准。滇池的污染原因:滇池的污染加重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双重作用造成的。自然原因:(1)、滇池由落陷构造形成,距今已有340万年漫长演化历史了,按湖泊的发展规律,目前正处于湖底升高,湖盆变浅湖,面积变小的老年化阶段,老化速度很快目前的滇池面积仅为古滇池

2、的25%,蓄水量更是古滇池的1.9%,滇池已演化成半封闭的湖泊由于胡水置换周期过长,湖流缓慢,造成物质循环不通畅,出入不平衡自净能力有限,大量沉淀的污染物堆积于湖底间,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内污染。(2)、滇池位于昆明城区的下游,是昆明城区的最低地带,从而不幸成为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地,再有就是滇池流域的雨季集中在2—5月份,因为长下大雨或暴雨,一场大雨都将地面上的污水和污物全都带进滇池。加重了滇池的污染。而滇池又是处在昆明的下游,几乎容纳量所有的废水。人为原因:(1)、由于人们对滇池流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致使滇池老化其流域的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

3、生物量,以及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不仅水生植被面积大大缩小,且物种多样性亦显著下降。耐污染植物增加,浮游植物异常增殖,水华大面积发生,破坏了滇池的生态平衡,加剧了滇池的富营养化。(2)、人口大幅度的增长与水资源短缺,由于近年来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到此旅游的旅客大幅度增加,同时昆明城发展迅速,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给滇池的治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污染类型多样、污染严重:滇池的污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因: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其中生活污染最为严重,站其废水排放总量的55%。农田化肥流失和农村圆体废弃物的污染,对滇池的污染巨大,如农村的生活垃圾,人畜粪便,农作

4、物秸秆等废弃物都到如入滇池,使得污染每年都在增加,由于滇池流水缓慢,出水口在其西南部海口,而重污染的水在北部,北部污水流到出水口大约需要4年的时间,如此缓慢的时间,使得大量有害物质沉积到湖底,再次污染滇池。在滇池流域内共有7000多家乡镇企业,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和技术陈旧落后,一般无污水处理设备,排放的废水直接进入滇池或积聚在乡下田地中,一下大雨便会污染周围环境,并对滇池造成污染。滇池治理方案分析:要针对滇池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可根据不同的成因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进行综合治理。1、增加区域水资源总量,提高滇池的水环境容量并保证其生态

5、用水。滇池流域水资源匮乏不仅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水域的生态环境用水,使河湖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这也是滇池水污染难以治理的重要原因。通过从外流域调水,不仅增加了水资源总量,使滇池的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到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也可以改善现有的水流条件,增加出湖水量,恢复滇池吞吐性湖泊的水文特征。提高滇池的水环境容量,有利于改善滇池污染物进出不平衡的现状,使滇池的水质朝逐步改善的方向发展。1、以水环境容量为目标,对滇池入湖河流实施总量监控。滇池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排入的污染物超过了其水环境承载能力,因而可以根据滇池水在治理后要达到的

6、水质目标(如要达到三类水)为标准,计算滇池的水环境容量以及各河湖的纳污能力,实施对滇池各入湖河流输入污染物总量的监控,对于湖内原有的沉积物可以进行分阶段疏浚。2、加强水污染治理,阻止污水入湖。控制污染源头是水污染治理的根本,因此必须加强对滇池流域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要合理规划区域发展模式,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效阻止污水直接入湖。对于直接向滇池排污的工厂、企业,政府加强管理也应该帮助其进行污水的处理,给予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可以根据工厂、企业的排放量增加趋势及区域分布规律,按片区以相对集中的方式扩大流域内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使污水经过处理后

7、再排入滇池。在农村,可以对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使用。3、缩短入湖污染物的滞留时间,改善物质出入湖不平衡状况。滇池的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北部,而外海唯一的出口——海河口则位于西南侧,污染物出湖路线长,加上水流缓慢,使得入湖污染物滞留时间长,还会因此扩散沉积在湖中,造成物质出入不平衡。因此,缩短入湖污染物的滞留时间,提高出入湖物质比例,对改善滇池水环境是十分有益的。可以根据滇池的实际情况来增加排水口,同时从外流域调水增加入水量,加快湖水的流动。这样可以缩短滇池入湖污染物的滞留时间,改善污染物质进出不

8、平衡状态,达到滇池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