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及近表面裂纹的爬波无损检测.pdf

表面及近表面裂纹的爬波无损检测.pdf

ID:56454530

大小:323.0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24

表面及近表面裂纹的爬波无损检测.pdf_第1页
表面及近表面裂纹的爬波无损检测.pdf_第2页
表面及近表面裂纹的爬波无损检测.pdf_第3页
表面及近表面裂纹的爬波无损检测.pdf_第4页
表面及近表面裂纹的爬波无损检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表面及近表面裂纹的爬波无损检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3期无损探伤Vol.29No.32005年6月NDTJune.2005科研与生产表面及近表面裂纹的爬波无损检测江山霍立兴樊立国张玉凤(天津大学材料学院,天津300072)摘要:表面开口裂纹和近表面裂纹被认为是极危险的缺陷,它破坏了结构的完整性,降低了构件的使用寿命。爬波探头产生的是一种压缩波,在材料的表面下传播,对表面和近表面缺陷非常敏感,简述了爬波的机理,重点介绍了爬波在检测表面及近表面裂纹中的应用。关键词:表面;近表面;爬波;中图分类号:TG11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4423(2005)032072051前言固体表面无衰减地以恒速(瑞利波速)传播,然而瑞利波声

2、能量仅集中在表面以下一个波长的范围内在影响材料和构件质量和安全性的诸多因素(发射频率为4MHz时,大约0.75mm),当深度达中,表面裂纹的危害性极大,而隐藏在材料和构件近到两个波长时,其波幅降至最大波幅的0.37倍,如表面的裂纹往往又是致命裂纹的起点,更具有隐蔽果工件表面粗糙(例如存在焊缝余高,飞溅等),可能性和危险性,所以作为无损检测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阻止瑞利波的传播,造成误检。兰姆波只适合几个波面就是对材料和构件表面和近表面裂纹的检测。长厚板材的检验,采取两种基本传播形式;对称式和在表面检验中,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是磁粉检反对称式,产生何种形式取决于入射角、发射频率及验、渗透检验、涡流检验。

3、渗透法不受工件几何形状被检工件的弹性性能。在高频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混和尺寸大小的限制,操作简便,费用少,可检测除表合模式,发生频散现象,导致回波信号在探伤仪上无面多孔材料以外的几乎所有材料,但要求表面光洁法辨认。度高,表面粗糙时会掩盖细小分散的缺陷,对于严重磨损的工件表面难以发挥作用;磁粉法显示直观,具爬波,其名称涵义出自德国1898年的专利。超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检测的最小裂纹宽度可达声爬波探头用于产生折射角为90°的压缩波(纵011Lm,检测速度快、工艺简单,但只适合铁磁材料波),对于表面粗糙度不敏感,这种探头对检测奥氏的检验,在检测焊接接头焊趾部位的缺陷也存在困体粗晶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4、特别有效。难,检测后常需退磁或清洗,而且工件表面不得有油2爬波的产生及爬波探头脂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涡流法使用范围广,不需要耦合剂,适用于在高温下对工件进行检测,但是只2.1爬波的产生适合导电材料,而且干扰因素多,需要特殊的信号处实验研究爬波最早是由Harbold和Steinberg理,对形状复杂的零件检测效率较低。对于表面下裂进行,Gruber等利用环向爬波来估测孔洞的直径。纹,渗透法无能为力,磁粉法根据所采用的检验方当斜探头以第一临界角(在有机玻璃ö钢界面,约为法、电流类型以及缺陷的特性,可探测表面下埋深一27°)入射时,纵波以平行于界面沿表面下传播,为了般不超过1mm~2mm的裂纹。另

5、外,这几种方法与体纵波和横波区别,把横波和纵波叠加后能量最也只能定性地检测出裂纹缺陷,而不能比较准确的集中的前沿称为纵爬波,简称爬波。爬波的产生是利定量确定裂纹的深度。用超声波传播到两种异质界面处发生的波形转变。在这种情况下,超声检测就发挥出了作用。对于根据超声波的传播特性,当超声波从一种介质传播表面开口裂纹的检测可以采用瑞利波和兰姆波。如到另一种介质界面时,垂直入射时,只有反射和透果在材料中的声损失可以忽略,瑞利波可以沿光滑射;倾斜入射时,除反射外,透射波还会发生折射现8无损探伤第29卷象,同时伴随着波形转变。入射波速和折射波速满足于第一临界角时折射纵波和横波的合成,它以接近下列关系:纵波的

6、速度传播,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其速度和波长C1L1)的衰减规律,而体=arcsin()时,纵

7、波的折射角等于90°时,就会在C2L纵波则符合球面波的衰减规律(n=1),即爬波比体第二种介质中激发爬波,此时的入射角A1就称为第纵波衰减得快。一临界角。爬波的产生和声场特性如图1所示。图1(a)中的A1为第一临界角,B1为横波折射角,B2为纵波折射角,其指向即为爬波光束方向。图1(b)是频率f=1.8MHz、晶片D=18mm、距入射点距离r=150mm处且入射角为第一临界角时质点位移的幅值分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