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和账户及.ppt

会计科目和账户及.ppt

ID:56462042

大小:492.5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20-06-18

会计科目和账户及.ppt_第1页
会计科目和账户及.ppt_第2页
会计科目和账户及.ppt_第3页
会计科目和账户及.ppt_第4页
会计科目和账户及.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计科目和账户及.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一)合法性原则。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保证会计信息的规范、统一和相互可比。(二)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全面反映会计对象的内容。(实用性)(三)既要符合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又要满足对外报告的要求(相关性)(四)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五)要简单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三、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按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将会计科目分六大类:1、资产类2、负债类3、共同类4、所有者权益类5、成本类6、损益类(二)按提供资料的详细程度分1、 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反映核算指标总括情况的科目。

2、2、明细分类科目(二级或三级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进一步分类,反映核算指标详细、具体情况的科目。应收账款沿海公司鸿运公司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二级科目第二节账户的概念账户是按照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来全面、系统、连续记录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工具,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会计科目+账户(二)账户的基本结构1.账户基本结构的含义◇账户的全部结构中用来登记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的那部分结构。账户的结构形式基本形式:帐页式总账(三栏式)会计科目:原材料20╳╳年凭证借种类摘要借方贷方或余额月日号数贷31月初余额借300001转1甲材料入库10000借40

3、0002转2发出甲材料5000借35000(以下略)331本月合计5000035000借45000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基本结构的简化形式——“T”形账户为了会计研究和教学的方便,我们将账户的基本结构简化为左右两方的“T”形账户,其中一方记增加,另一方记减少,账户的左右两方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记减少,取决于记账方法和账户性质。账户名称右方左方账户中的金额指标会计账户可以提供的金额指标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银行存款期初余额:100000本期增加额:5000040000本期减少额:60000本期增加发生额:90000期末余额130000本期减少发生额:60000期

4、初余额是上期结转的金额。本期增加方的金额合计本期减少方的金额合计期末余额是期末结余的金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会计科目和账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会计科目对会计对象的分类也就是账户对会计对象的分类,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两者的核算内容相同。区别:会计科目没有结构,不能记录发生的经济业务,账户具有结构,可分类、连续地记录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内容。四、账户的分类(一)账户按经济内容分资产类帐户负债类帐户所有者权益类帐户成本类帐户损益类帐户(二)账户按反映资料的详细程度分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第四章复

5、式记账一、复式记账原理(一)记帐方法1、定义:记帐方法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一定的符号,在账户中登记各项经济业务的技术方法。2、记帐方法的分类:单式记帐法、复式记帐法(二)单式记账法1、原理:对发生业务产生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只在一个较为关心的账户中记录的方法。2、优点:核算简单。3、缺点:不能反映业务的来龙去脉。(三)复式记账法1、定义: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2、复式记账的的基本原理(1)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2)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记录的金额要

6、相等。(可以进行试算平衡,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3、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4、复式记账法的意义(优点)●(1)可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2)通过账户记录,可完整、系统地反映出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3)能使全部账户左右双方的发生额和余额的合计自动平衡;据此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和完整。5、复式记账法按记帐符号不同分类:(1)借贷复式记账法(2)增减复式记账法(3)收付复式记账法二、借贷复式记账法(一)借贷复式记账法概念是在以“借”和“贷”作为记帐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帐规则的一种复式记帐法。借贷(一)借贷记账法的产生与演进1.

7、产生——大约在12--13世纪起源于商业经济比较发达的意大利,于14世纪末,并逐渐流传于全世界。2.演进——借、贷二字最初只表示“借主”与“贷主”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及其增减变化,随着会计记录业务内容的丰富,逐渐演变为单纯表示各种财产物资增减变化的记账符号。(三)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1、记账符号—“借”、“贷”二字作为记帐符号。主要作用:表示业务的增减变动;表示账户中的登记方向。符号含义:在借贷法下“借”、“贷”两个符号表示增加,又表示减少。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