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教育.ppt

儿童早期教育.ppt

ID:56463021

大小:12.14 MB

页数:43页

时间:2020-06-19

儿童早期教育.ppt_第1页
儿童早期教育.ppt_第2页
儿童早期教育.ppt_第3页
儿童早期教育.ppt_第4页
儿童早期教育.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早期教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0-3岁儿童早期教育概述心理学高级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育婴师市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蒋秀清主要内容一、什么是早期教育二、开展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0—3岁早期教育的理论基础四、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教养理念五、0—3岁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六、当前我国早教现状七、早期教育的误区八、关于早教的正确认识一、什么是早期教育广义的:早期教育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一般来说孩子6岁之前的教育都属于早期教育。狭义的:宝宝在3岁进入幼儿园,因此3~6岁宝宝的教育又称为幼儿教育。我们把0~3岁为早期教育。而有的早期教育专家指出,早期教育应该从胎儿期开始,即胎教开始。为

2、什么要进行早期教育?婴儿从出生的第二天开始学习,就迟了一天。―前苏联生理心理学家巴浦洛夫从婴儿出生的第一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一年。二、开展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年轻的父母一般缺乏科学的喂养知识,育儿行为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调查发现:一些大城市的母乳喂养率持续下降,喂养时间逐年缩短。据上海市黄浦区的一项调查显示,坚持全母乳喂养到4个月的只占32.1%,坚持到6个月的仅占22.5%,广大的家庭仍然缺乏早期教育知识,未能掌握早期教育的知识技巧。如李燕等调查发现,96.5%的母亲希望得到更多的育儿知识,其中有88.7%的母亲希望得到儿童智力发育方面的知识。据一项中国

3、部分城市早期教育行为的调查显示,有13.3%的母亲每天对孩子说话不足半小时,19.3%的母亲不是每天都与孩子玩,26.6%的母亲每天与孩子玩耍的时间不满半小时,15.3%的母亲不愿让孩子与小朋友玩;当孩子哭闹不止时,有15.7%的母亲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三、0~3岁早期教育的理论基础(一)早期教育的脑科学依据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大脑在出生后头几年生长发育最迅速,可塑性最强。足月新生儿脑的体积约为350cm3,6个月时体积增加1倍,为成人脑体积的1/2;2岁时约为成人脑体积的3/4,4岁时已接近成人的脑体积;大脑皮层突触密度在出生后迅速增加,6个月时为出生时的

4、7倍,2岁时达到顶峰,为成人的2倍,到10--11岁开始减少,只保留那些由经验改造过的突触;突触的形成促进了神经回路的发育。脑细胞神经连接的发育刚出生3岁6岁婴幼儿期大脑尚未成熟,可塑性最强,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重组能力,丰富的环境刺激与经验有利于突触的形成,神经回路的连接,促进脑功能的发育;剥夺环境刺激会严重阻碍儿童的发展。大脑若受有害因素损伤后,早期可通过某些区域出现神经元再生,晚期可通过神经细胞移行以及突触改变来代偿和维持大脑受损部位的功能;但这些改变的发生必须要早,过了一定的敏感期,缺陷将无法改变。脑的发育特点、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为智力

5、低下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提供了生理学依据,也为正常婴幼儿脑潜能的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大脑的构成额叶顶叶枕叶颞叶(二)早期教育的心理学依据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人的学习和智力发育有一定的敏感期。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的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抓住敏感期,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大脑的潜能达到最佳水平。错过敏感期,发展比较缓慢。印度狼孩的例子感觉敏感期(出生到5岁):这时,儿童不仅能有选择地注意周围的环境,而且开始建立并完善各种感觉功能;秩序敏感期(1岁至4岁):这时,儿童能够理解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并对物体进行分类;细节敏

6、感期(1岁至2岁):这时,儿童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事物的细枝末节上;行走敏感期(l岁左右):这时,似乎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动驱使幼儿去行走;语言敏感期(出生后8个星期到8岁):这时,儿童对人的声音产生兴趣,然后对词、最后才对语言产生兴趣,并逐渐掌握复杂的人类语言。《捕捉儿童敏感期》孙瑞雪四、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教养理念(一)以情为先以亲为主处于生命早期的婴幼儿,情感需求的满足和发展是其他一切领域发展的基础。许多研究表明:那些从小有着良好的情感环境、依恋关系,并能得到照看者积极回应的婴幼儿,长大以后更能适应社会,更自信、独立,也更容易取得较高的成就。(二)以养

7、为主,教养融合以养为主,教养融合,是我们在进行婴幼儿教养活动时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准则。这里的“养”,包括健康、安全及保育等,是一切教养活动的基础,理应“放在首位”。而教与养的自然“融合”,则是强调“保中有教,教中有保;自然渗透,教养合一”的观点。因为婴幼儿的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是相互依存、不能分割的。许多心理品质是在养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而许多教育过程也都是在养育活动中自然而然进行的。(三)关注发育顺应发展全面关心、关注、关怀婴幼儿的成长过程。顺应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让他们在丰富的、适宜的环境中实现大脑与环境有效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以

8、达到“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实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把握“成熟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