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和要求(资工)2011.ppt

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和要求(资工)2011.ppt

ID:56466142

大小:3.62 MB

页数:53页

时间:2020-06-19

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和要求(资工)2011.ppt_第1页
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和要求(资工)2011.ppt_第2页
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和要求(资工)2011.ppt_第3页
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和要求(资工)2011.ppt_第4页
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和要求(资工)201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和要求(资工)201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和要求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11年7月主要内容一、区域地质调查与地质图二、填图单位的确定原则与方法三、地质路线的布置方法与原则四、地质点的布置原则五、地质连图六、记录格式七、区域调地质查成果一、区域地质调查(填图)1.区域地质调查——是对一定区域范围的基础地质进行调查和研究(简称“区调”、“区测”或“填图”)。(1)一定区域——是国家统一规定,按经纬度把全国分成若干个方块,每一个方块就是一个区域范围(以区域中重要城镇命名,如巢湖幅)。(2)基础地质——包括:这个区域中的地层、古生物、岩石、矿床、地质构造、地球化学、水文、工程地质以及环境地质、农业地质、灾害地质、等基础地质。

2、2.区域地质调查成果(1)地质图地质图:将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地质体,按一定比例尺,投影在地形平面图上,并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出来的图件。A比例尺①小比例尺:1/100万——1/50万,全国、全省范围;②中比例尺地质图:1/20万——1/10万,省范围内;③大比例尺:1/5万——1/2.5万,省内精度更高区域;④1/1000-1/100:具体矿床,矿体或者小范围。2.区域地质调查成果(1)地质图B地质体沉积岩地层——可以划分到群、组、段。火成岩——包括各种岩体:花岗岩,辉长岩……等。变质岩——不同变质深度的变质岩,如麻粒岩、片麻岩、榴辉岩……等。其他特殊的地质体——如矿体、生物礁体、特殊地质标致层…

3、…等。(2)地质报告二、填图单位的确定原则与方法1.侵入岩地区——是以不同的侵入体来划分填图单位。比如说酸性花岗岩岩体;中性的闪长岩、正长岩岩体;基性、超基性的辉长岩、橄榄岩岩体等,为不同的填图单位。2.变质岩地区——以不同的变质岩类型及变质相带,如片岩、片麻岩、麻粒岩及其变质相、……等。二、填图单位的确定原则与方法3.沉积岩地区:(1)是以地层为基础来划分,其划分方法有:①岩石地层;②生物地层;③年代地层④磁性地层;⑤化学地层;⑥矿物地层。目前主要是以“岩石地层”为主。(2)岩石地层单位划分的原则①依据宏观岩性特征和相对地层位置划分:②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岩石类型的组合。③整体岩性一致,野外易

4、于识别。④岩石地层单位是客观的描述实体,它不能根据成因和形成年代来划分。它与年代地层单位之间没有对应关系。(3)岩石地层单位的种类:A:群——是高级别的正式岩石地层单位B:组——划分适度的地区性或区域性岩石地层单位C:段——具有与组内相邻岩层明显不同的岩性特征,并且分布范围广,对研究区域地层有用。D:层——一般由岩性、成分、生物组合(视为物理特征)等特征显著区别于相邻岩层的单层或复层构成。侏罗系:磨山组(J1m)白色南陵湖组:T1n—T12(粉红色)和龙山组:T1h殷坑组:T1y中生代三叠系中统:东马鞍山组:T2(蓝色)下统4.本区的岩石地层单位:并层为T11(猩红色)二、填图单位的确定原则

5、与方法新生代:第四系(Q)黄色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统大隆组P2d龙潭组P2l孤峰组P1g栖霞组P1q石炭系上统下统船山组C2c黄龙组C2h和州组:C1h高骊山:C1g金陵组:C1j并层为C1(浅绿色)泥盆系上统:五通组:D3w(深绿色)下古生界:志留系中统:坟头组:S2f(棕色)下统:高家边组:S1g(黑色)并层为C2(紫色)上统并层为P2(橙色)并层为P1(红色)三、地质路线的布置方法与原则1、路线布置方法2、岩浆岩地区主要是梅花路线法,也要结合追索路线法。3.沉积岩地区:(1)布置地质路线的方法:主要是直线平行穿越路线法。(2)布置地质路线的原则:⑤追索路线法(在穿越路线的过程中常要进行追索

6、 路线),追索路线沿地质界线或构造的走向布置:A:穿越路线时如发现地质界线不清楚,应横向追索。B:穿路线时存在断层时应追索。a:纵断层——纵向追索断层延伸方向,横向追索地层的缺失和重复。b:横断层——纵向追索地层的不连续性,确定断层动向。C:含矿层、化石层、标志层、特殊地层体(如礁)等,应横向追索,确定地质体横向延伸大小。213465四、地质点的布置原则1.布点原则:(1)地层分界点——即每一个岩石地层单位之间应为分界点(填图单位界限)。(2)构造位置——如断层点、背斜、向斜的轴部(3)矿化点(4)化石密集点2.点的密度不同比例尺要求的密度不一致:1:2.5万:250m—400m1:5万:5

7、00m—800m1:20万:1—2Km四、地质点的布置原则3.关于控制点和点间点(1)控制点:①不是定在地层分界上、构造位置、矿化点、化石密集区的点;②仅是作为岩性控制;③正式的地质点是有效点,而控制点在地质连图中是无效的。(2)点间点:①是位于地质点之间的实心点——当两点之间距离太近而两点之间又存在地层分界点时,可用点间点在图上表示。②点间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点,无需专门记录点的位置、内容。五、地质连图地质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