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度的测量与调整.ppt

同轴度的测量与调整.ppt

ID:56467422

大小:662.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20-06-19

同轴度的测量与调整.ppt_第1页
同轴度的测量与调整.ppt_第2页
同轴度的测量与调整.ppt_第3页
同轴度的测量与调整.ppt_第4页
同轴度的测量与调整.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轴度的测量与调整.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同轴度的测量与调整同轴度调整的原因在机械工程中,常常涉及到联轴器的安装。联轴节是联接轴与轴或轴与回转部件为一体,在传递运动和动力过程中一起回转而不脱开的装置。联轴节可以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直到缓冲、减振和安全防护的作用。当同轴度误差超差后,轴的位置不正将造成轴承上受有附加力,从而严重地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并加快轴承密封件的磨损,导致设备的泄漏现象出现。除此,同轴度超差还会造成机器振动,机器噪音增加,能量消耗增加,零件疲劳破坏等一系列不良影响。同轴度的测量误差分析用百分表测量,是将百分表固定在一个基准轴上,百分表测量杆指在调整轴的表面上,然后仅旋转基准轴而不旋转调整轴

2、,由此根据表上读数进行调整。其实,这种测量已经包含了轴的跳动量,即端面跳动影响了轴在垂直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位移误差,径向跳动影响了轴在垂直与水平方向的径向位移误差。解决的方法是在测量时同步旋转两轴,始终在调整轴的同一点处测量。但现场在检查测量同轴度时,常有主体机件的半联轴节转动困难,通常只转动另一半联轴节。所以,在此情况下就会存在以上说的测量误差百分表测量装置有误差,影响了同轴度的测量值如下图所示,M1为基准轴,M2为调整轴,两轴间有一垂直方向的径向偏移量度e(同轴度误差常是任意方向的,本例是同轴度误差的一种特殊情况),当两轴同步旋转时,百分表上即可得到读数。为了比较

3、调整轴相对于基准轴的高低,将测量杆压入时的示值规定为负,反之为正。同轴度测量时的一个重要的有效原则:即水平方向示值之和应与垂直方向示值之和相等,误差为0.02mm之内。即:(a1+a3)-(a2+a4)≤0.02;(b1+b3)-(b2+b4)≤0.02;同轴度找正的方法一、轴-径向双表组合测量与校准方法轴-径向双表组合测量法的原理是基于两轴间的角度位移误差与径向偏移误差的测量。测量时,用百分表架将两个百分表安装在基准轴(S)上,以用于测量调整轴(M)的同轴度误差(如图4所示),其中,径向百分表的测量杆指向半联轴器(或轴)的外圆表面并垂直于轴线,用于测量调整轴的径向

4、位移误差值;轴向百分表的测量杆垂直于半联轴器(或轴)的端面(平行于轴线),用于测量调整轴的角度位移误差值。测量时,分别在四个测量位置(0°、90°、180°、360°)进行测量。举例分析已知:一水泵与电机用联轴器进行联接。用轴-径向双表组合测量法进行同轴度校准,所测数据为:径向百分表从0度位置至180度位置的测量值为-0.36mm。轴向百分表从0度位置至180度位置的测量值为-0.12mm(可见下图)。联轴器直径a=100mm,百分表测量点至电动机上的前底脚的距离b=40mm,前后底脚的距离c=110mm。a1=0a3=-0.36b1=0b3=-0.12a4a2b4

5、b2(1)画出一条代表基准轴(S)轴线的水平直线,并确定画图所用的比例;(2)按比例画出百分表测量点、电机前后底脚在基准轴线上的投影位置P点、Q点和R点,使PQ=b=40mm,QR=c=110mm;(3)根据径向百分表示值的半值(=-0.18mm),在过P点的垂直线上作点C,使PC=-0.18mm(正值在上,负值在下),此点表示调整轴相对于基准轴径向偏移后的轴线所通过的位置;0°180°(4)根据轴向百分表的示值(-0.12mm),以C点为起点,在PC的延长线上作出D点,使CD=-0.12mm(正值向上,负值向下)。然后再过D点向右作一条平行于基准轴线且其值等于调整

6、轴半联轴器端面测量处的直径(约等于联轴器直径)的直线DE,使DE=100mm。这样,C、D、E三点构成了一个三角形△CDE,∠CED反映了半联轴器(或调整轴)端面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倾斜程度,由于轴线与半联轴器(或调整轴)端面垂直,故调整轴的实际倾斜角度也等于∠CED,因此,CE表示了调整轴轴线在径向位移的基础上相对基准轴线角度位移后所在的位置;(5)连接CE,即得调整轴的实际位置;(6)由图4可知,调整轴轴线上与电机前、后底脚相对应的F点和G点分别偏离了基准轴轴线上的对应点Q和R点。为了使调整轴的轴线与基准轴在一条直线上,必须在两底脚处分别垫一个值等于QF和RG值的垫

7、片。因此,通过此图可按比例测量得QF(=0.23mm)和RG(=0.36mm)值,以制作垫片进行调整。调整公式:由图可知:e=(a1-a3)/2;△A=(a1-a3)/2+(b1-b3)×L1/D(L1为前支点到百分表测量点的距离);△B=(a1-a3)/2+(b1-b3)×(L1+L2)/D(L2为前、后支点的距离)此公式打端面时,为内侧,外侧端面时轴向需添负号。上面只是垂直方向的调整。水平方向的调整可通过观察表来达到,力求其处于正中水平位。调整到位后上紧螺丝时,要时刻观察其表的变化(可将表转到水平位置来观察),注意上紧地脚时要按对角来进行,若表变化数值太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