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做”到“会做”小学劳技案例.doc

从“学做”到“会做”小学劳技案例.doc

ID:56472484

大小:41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24

从“学做”到“会做”小学劳技案例.doc_第1页
从“学做”到“会做”小学劳技案例.doc_第2页
从“学做”到“会做”小学劳技案例.doc_第3页
从“学做”到“会做”小学劳技案例.doc_第4页
从“学做”到“会做”小学劳技案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学做”到“会做”小学劳技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劳技案例从“学做”到“会做”——《纸杯毛驴》宛城区新店乡罗堂小学:岳中山从“学做”到“会做”——《纸杯毛驴》摘要:技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劳动与技术教育最本质的内涵。以实践、体验、探究学习为基点,引导学生经历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发现可迁移的劳动技术要素,不断提供学生技术创新的支点和动力,促使学生从“学做”转变为“会做”,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劳动与技术》是以劳动教育为引导、以技术教育为主干、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探究学习方法为基点的学科,其中技术教育是整个学科的主体与核心。技术一般是指人的感官和能力的延伸,是包括发明、设计、制作和使用在内的一

2、种过程,技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劳动与技术教育最本质的内涵。而在现今的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中仍然偏重“示范——模仿”教学模式,着重于作品的再现、模仿、制作,忽视作品的设计、创作,从而忽视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和技术能力的培养等。因此,我们必须重构我们的课堂教学,以实践、体验、探究学习为基点,通过教师的启发,结合技术的设计→操作→评价,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可迁移的劳动技术要素,培养学生用劳动技术要素去把握技术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从“学做”变为“会做”,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以《纸杯毛驴》为例作了一些探索,取得较好的效果。[课堂简要实录]一、激

3、趣导入揭示课题(课件显示学校招待客人的热闹场面,镜头定格于一次性纸杯)1、师:同学们,请你们帮学校出出主意,客人留下的纸杯该怎么处理呢?生1:扔进垃圾桶。生2:可以卖给回收站.。生3:可以继续利用,做些手工艺品。师拿出一箱废旧纸杯说:我们今天就接受这位同学的建议,利用这些纸杯学做一些精美的工艺品。2、师:今天,来到我们课堂与我们一起学习的还有一位可爱的小精灵,请听,它来了。(播放“我有一只小毛驴”歌曲,师生随着音乐节拍做动作)出示“小毛驴”图片,板书:毛驴。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毛驴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画出毛驴简笔画。3、揭题

4、。师:今天我们就用废纸杯做毛驴,同学们想象一下,用纸杯做成的毛驴会是怎样的呢?【反思: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极易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废旧纸杯的如何处理问题是学生愿意参与解决的,变废为宝符合学生心目中的最佳处理方式;同时,用学生耳闻目详的歌曲引入,能快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面对要创作的对象,首先应该了解它,甚至应该像医生一样解剖它,对它的各部分了然在胸的时候,设计、制作、创新都成为了可能!】二、尝试设计,多层探究探究活动师:你觉得会做毛驴的哪一部分?哪一部分需要老师或者同学提供帮助?生1:我会做身子,身子是一个纸杯。师:我们把毛

5、驴拆开看看,是不是这样,(老师拆,学生观察)看是一个完整的纸杯,身子上还有什么?生2:尾巴,剪一条尾巴帖上去。(师示范剪贴的动作,同时板书:剪、贴)师:尾巴除了可以贴,还可以插上去。(示范插的技法,同时板书:插)生3:我会做四只脚。用一只纸杯剪成两半,在半个纸杯中间剪一个口子就成两只脚。师:是啊,剪的时候注意脚下面小上面大。生4:我觉得做脖子最难。师:谁来帮助他?(学生均摇头)教师边拆边说,示范棕毛的剪法。生5:我觉得头部比较难。师:谁会?生6:我会。(上台边示范边说)把一个纸杯口剪掉一部分,再剪两只耳朵粘贴上去,画上眼睛。师:还有困难吗?【反思:

6、中小学劳动技术学科的总目标是“爱劳动、会动手、能设计”,其中“能设计”主要指技术知识的学习及其技术思维的形成:能调查分析需求,并根据需求运用一定的技术原理和方法进行技术设计活动,提出设计方案,用图样正确表达设计意图,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得反馈,修正和优化设计方案。这一环节较好的体现了如何让学生经历设计创作的全过程。】三、分工合作,尝试制作1、四人小组合作,要合理分工2、想要做的又好又快吗?请看温馨提示:(1)、用剪刀分解纸杯时,要剪得光滑、利索,大小比例得当。(2)、头、脖、腿与身子要准确、干净的粘合,做到既牢固又美观。(3)、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7、作品。(4)、注意安全,讲究卫生。1、3、激趣奖励:做的又快又好的前三个获“最佳效率奖”,做的有创意的与众不同的获“最佳创意奖”,做的精细又美观的获“最美工艺奖”。4、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反思:实践性是劳动技术学科区别于知识类学科最为关键的要点,它要求每个学习者都要通过现实的技术实践获得个体直接经验,强调学习情境中的全员参与、全员操作,在贴近现实生活的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的探究方法。这一环节基于教学效率的考虑,兼顾了全员参与与合作分工的关系;同时,分层评价方式能有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求快的基础上,求精、求美、求创新。】四、及

8、时评价,激发创新1、适时评价师:同学们请看三个“最佳效率奖”作品产生了,你对这三个作品有什么想说的?学生从颜色、神态、做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