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与交接.ppt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与交接.ppt

ID:56475632

大小:214.5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20-06-19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与交接.ppt_第1页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与交接.ppt_第2页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与交接.ppt_第3页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与交接.ppt_第4页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与交接.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与交接.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患者身份识别与安全转运急诊科吴妙金身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份:社会—姓名—身份证医院—患者—手腕带(ID)患者身份识别的重要性患者:医疗护理操作的对象。患者身份识别是诊疗活动中的重要步骤。——是确保各项检查、治疗安全。准确执行的基础患者身份识别的内容●姓名床号科室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患者身份识别原则●应注意获得资料的准确性。●在诊疗活动中,应主动使用两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依据。●急诊急救中,一时无法辨别患者身份时,可先给患者临时命名或编号,待病情稳定后再作进一步的身份确认。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程序1.为了医疗安

2、全,来院就诊的每位病人必须如实填写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首页上的身份信息。2.门、急诊患者身份识别:门、急诊护士在对病人进行评估时需核对病人姓名、年龄、性别、病历号等基本信息。3.住院患者身份识别(1)每位入院病人到达病区时,责任护士应核对住院病历首页上的科室、病人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等信息是否与病人就诊卡、住院证上的信息相符。(2)采用手腕带信息标明住院病人身份,作为诊疗操作前查对依据。(3)建立和执行住院患者手腕带标识管理制度。(4)所有住院患者必须佩戴手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志,腕带上标注医院名称、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

3、院号。佩戴腕带时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人核对,若损坏更新,同样需经两人核对。(5)佩戴手腕带前,应仔细核对患者病历。要求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对无法沟通的病人,应请在场的家属证实患者的身份(6)在对病人实施任何检查、诊疗操作前或转运病人前应核对手腕带信息,并让患者自己陈述姓名,确认病人身份。(7)对手术中取下的手腕带,术后应与病人病历一同带出手术室,巡回护士应与接病人护士交接清楚,病人回病房或ICU确认病人身份后立即补上。4.转接和交接班时准确识别患者身份。转接分两种:即病区内患者转床(含主管医生交接班时)和科室之间转接患者,均要识别和核准

4、患者身份。由转诊医生和护士同接诊医生和护士跟患者(家属)或受委托人核对。患者身份识别程序医务人员在给问诊患者进行各种诊疗及操作前,必须与患者或家属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等识别患者身份。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医务人员在执行医疗活动中,让患者及家属参与医疗安全,复述姓名、性别、床号等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治疗活动前,实施者亲自与患者(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手术患者的核对:手术前病区护士、麻醉前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手术前手术医师必须通过手腕带上的床号、姓名年龄、病区、住院号、血型、手术

5、部位、手术名称核对患者的信息,确保无误后方可实施手术。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等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至少使用姓名、性别、床号等识别患者身份。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新生儿、镇静期间、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各项诊疗操作前必须使用手腕带上的姓名、性别、床号等识别患者身份。对无法进行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对患者命名为“科室+床号+未知名1(按顺序进行编号)”在各项诊疗操作前必须使用手腕带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识别患者身份无名患者身份确认的方法1、身份确认前:(1)首诊护士给患

6、者戴上腕带并注明:姓名(无名+日期);性别(男/女);年龄(不详);病历号;过敏史(不详)。(2)如需检查、手术、住院,各类单子均填写无名、病历号、性别等。(3)报告总值班或保卫科,联系政府相关部门协助确认患者身份。2、身份确认后:(1)联系患者家属,确认患者姓名,并换上标有患者正确姓名、年龄等信息的腕带。(2)未住院的无名患者如在离开急诊室时其身份已得到确认,应在急诊病历上记录。核对流程:无名患者就诊给患者戴上腕带并注明:姓名(无名+日期);性别(男/女);年龄(不详);病历号;过敏史(不详)如需检查、手术、住院,各类单子均填写无名氏、

7、病历号、性别等所有治疗操作前须核对手腕带上的信息,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依据至少同时使用两项病人基本信息作为识别的方法,不得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时由护士或医技人员核对患者身份心电图、B超、拍胸片、CT、MRI、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时,由辅助科室医技人员及护送的工作人员核对患者身份腕带标识管理制度1.所有住院患者必须佩戴手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别患者身份的标识。2.腕带上标注医院名称、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3.填入的识别信息须经两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有遗失或损坏,及时更新。4.

8、腕带一般佩戴在患者左腕上,如病情禁忌,则佩戴在脚踝上。5.转科患者须重新更换手腕带,出院时去除手腕带。6.按操作规范给患者佩戴腕带,垫1-2指按紧搭扣,松紧适宜,防止扭曲,勒伤;注意患者佩戴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