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ppt

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ppt

ID:56479712

大小:6.00 MB

页数:52页

时间:2020-06-19

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ppt_第1页
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ppt_第2页
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ppt_第3页
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ppt_第4页
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植物生长的营养环境第一节土壤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氮是植物主要的营养元素之一,也是土壤肥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氮在农业生产中是重要的限制因素,它对作物产量和产品的质量关系极大,我国绝大多数土壤氮素不足,各地施用氮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一、土壤中氮素的含量、形态和转化一)、土壤中氮素的含量 一般耕作土壤含氮量(全氮)为0.2—2g/kg-1,除少数土壤外,大部分土壤含氮量较低,小于lg/kg-1。土壤含氮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土襄有机质含量愈高,含氮量也愈高。据资料表明,我国有80%左右的耕地土壤缺氮。说明大多数土壤氮素供应不足是限制作物增产的主要因素

2、。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不断补充氮肥,就成为提高土壤肥力,夺取作物高产稳产的一项基本措施。二)、土壤中氮素的形态土壤中氮素的形态可分为有机态和无机态两种。这两种形态氮的总和称为土壤全氮量。NH4+NO3-有机氮OrganicN无机氮InorganicN土壤氮素≥98%1%~2%1.土壤有机态氮。是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形态,一般占土壤全氮量的98%以上,它主要存在于动植物残体、腐殖质和微生物中。除了少量的氨基酸和酰胺外,大多数必须经过微生物分解后,才能被植物吸收。2.土壤无机态氮。土壤无机态氮含量较少,一般只占全氮量的l%一2%,常以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

3、(NO3-_N)的形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有效性氮-在作物生长期间能被作物吸收的氮素称为有效性氮。它的含量较少,其中包括铰态氮、硝态氮,及少量的氨基酸。速效性氮-在有效性氮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更易为植物吸收,称为速效性氮。2.土壤无机态氮。土壤无机态氮含量较少,一般只占全氮量的l%一2%,常以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_N)的形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有效性氮-在作物生长期间能被作物吸收的氮素称为有效性氮。它的含量较少,其中包括铵态氮、硝态氮,及少量的氨基酸。速效性氮-在有效性氮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更易为植物吸收,称为速效性氮。三)、土壤中氮素的转化

4、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与释放土壤无机态氮的损失和固定1.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与释放1)、氮的矿化作用(氨化作用)。 土壤有机态氮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释放出铵或氨的过程称为氨化作用或矿化作用。2)、硝化作用。 氨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的过程。 硝化作用可分为两个过程。 亚硝化细菌1、2NH3+3O22HNO2+2H2O(慢)硝化细菌2、2HNO2+O22HNO3(快)2.土壤无机态氮的损失和固定。土壤中的无机态氮以及当年施人的氮素化肥、未能全部被作物吸收。一般来说利用率只有30%一40%,其余部分通过氨的挥发,硝酸盐的反硝化作用和淋洗而损失掉了。此外,土壤对无

5、机态氮还发生固定。1)、土壤中氮素的损失。(1)氨的挥发损失。施人土壤中的有机肥以及铵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最后都形成NH4+或NH3。NH4+一一NH3(气体)+H+在PH大于等于7.5时,发生氨的大量挥发。所以施用氮肥采用深施、施后严密盖上,可减少氨的挥发损失。(2)反硝化作用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还原成气态氮(N2、N2O)的过程,称为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在好气性条件下反硝化作用较微弱,而在厌气性条件下进行得很强烈。 在缺氧(O2<1—2%),有新鲜有机能源存在,pH为5—8,温度在30—350C时,有利于反硝化作用的进行。(3)硝态氮的淋

6、失硝态氮带负电荷,不能被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吸附,故易随水渗漏或流失,称为淋失。2)、土壤中氮素的固定(1)生物固定。这是指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对无机态氮的吸收,而变成有机态氮。(2)非生物固定无机态氮的非生物固定包括土壤粘土矿物对NH4+的固定和土壤有机质对亚硝态氮的固定反硝化脱氮氨挥发淋溶二、植物的氮素营养一)、植物体内氮素的含量和分布一般植物的含氮量为干物质重的0.3%—5%,其含量随作物种类、器官、生育期等的不同而异。植物体内的氮素代谢与碳素代谢是相互制约的,碳多,则氮少,此时植株矮小,易老化;碳少,则氮多,易造成徒长、贪青。二)、氮素的生理功能1.

7、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成分。2.氮是组成叶绿素的成分。3.氮是酶和多种维生素等的成分。三)、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同化。植物从土壤吸收的氮主要是铵离子(NH4+)和硝酸根离子(NO3-)。低浓度的亚硝酸根离子(NO3-)也可被植物吸收,但浓度较高,则对植物有害。某些可溶性的有机态氮化合物,如氨基酸、酰胺、尿素等也可直接被植物吸收,但数量有限,其营养意义不及铵态氮和硝态氮那样重要、植物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同化,除硝态氮还原为氨的反应外,其余过程是相同的。1.植物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吸收。植物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吸收都是很快的,但如果两种形态的氮同时存在,NH4+

8、会抑制植物对NO3-的吸收,这是由于NH4+的存在,抑制了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阻碍NO3-还原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