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手术配合.ppt

大隐静脉手术配合.ppt

ID:56487278

大小:60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6-24

大隐静脉手术配合.ppt_第1页
大隐静脉手术配合.ppt_第2页
大隐静脉手术配合.ppt_第3页
大隐静脉手术配合.ppt_第4页
大隐静脉手术配合.ppt_第5页
大隐静脉手术配合.ppt_第6页
大隐静脉手术配合.ppt_第7页
大隐静脉手术配合.ppt_第8页
大隐静脉手术配合.ppt_第9页
大隐静脉手术配合.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大隐静脉手术配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隐静脉大隐静脉greatsaphenousvein起于足背静脉弓内侧端,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缘伴隐神经上行,经股骨内侧髁后方约2cm处,进入大腿内侧部,与股内侧皮神经伴行,逐渐向前上,在耻骨结节外下方穿隐静脉裂股静脉,其汇入点称为隐股点。有5条属支: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和股外侧浅静脉,它们汇入大隐静脉的形式多样,相互间吻合丰富。大隐静脉曲张行高位结扎时,须分别结扎、切断各属支,以防复发。大隐静脉全长的官腔内,有9~10对静脉瓣。通常两瓣相对,呈袋状,可保证血液向心回流。此外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借穿静脉与深静脉交通。穿静脉的瓣膜朝向深静脉,可将浅静脉

2、的血因流入深静脉。当深静脉回流受阻时,穿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深静脉血反流入浅静脉,可导致下肢浅静脉曲张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静脉曲张形成原因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手术体位:仰卧位,膝部稍屈曲外旋。用物:阑尾包+蚊式包23号刀片、抽剥器、9×28圆针、6×17圆针、1号丝线、4号丝线手术切口:腹股沟韧带内下方斜切口。手术步骤及护理操作配合:洗手护士配合:1.常规皮肤消毒、铺巾。递小纱布蘸碘酒消毒皮肤。2.切开皮

3、肤,皮下组织。切口两侧各置一块干纱布,递23号刀、有齿镊切开皮肤、皮下组织.3.显露、游离大隐静脉,切断其分支。递甲状腺拉钩显露术野。 递血管镊、直角钳分离大隐静脉主干,递血管镊、中弯血管钳分离钳 夹大隐静脉主干分支,血管剪剪断,钳带4号丝线结扎、线剪剪线。4.结扎大隐静脉。递中弯血管钳于汇入股静脉处钳夹、血管剪剪断,或递6×17圆针、4号丝线缝扎近端。5.插入剥脱器,剥脱大隐静脉。递11号刀、有齿镊于内踝静脉处切 开皮肤、皮下组织,递蚊式钳钳夹大隐静脉,血管剪剪断,钳带7号 丝线结扎远端血管,递剥离器自近端静脉口插入7号丝线结扎、向上 推进自腹股沟处切口缓慢抽出大隐静脉。6.

4、切除瓣膜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递11号刀切开皮肤,递血管 镊、小弯血管钳分离钳夹,血管剪剪断,4号丝线结扎。7.缝合切口。清点器械、纱布、缝针,递9×28圆针4号丝线、9×28圆针1号丝线依次缝合筋膜及皮下组织;再次清点器械、纱布、缝针, 递碘伏纱球消毒皮肤,递9×28圆针、1号丝线缝合皮肤;8、递术后敷贴覆盖切口,递无菌小棉垫、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伤口。巡回护士配合: 1.巡回护士术前检查各种仪器的性能。2.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平卧位,开放外周静脉通道。3. 协助手术医生与洗手护士正确连接各种仪器.4.密切关注手术进行情况,随时观察尿液及吸引器的通畅情况,及时更换,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5、。术中严密监侧患者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三)手术配合主要过程图解1.消毒皮肤2.切开皮肤,递大圆刀在腹股沟处作一直切口3.游离大隐静脉,递血管钳、解剖剪、蟹钳、小直角拉勾,1#线结扎4.分离大隐静脉主干,递粗剥离器7#线结扎,另一端用中圆针1#缝扎5.抽剥大隐静脉,递蚊式,抽剥传导器由帼窝处抽出曲张大隐静脉,4#线结扎,小圆针1#线缝扎6.游离、切除大隐静脉分支,递小圆刀、蚊式、解剖剪,0#或1#线结扎7.结扎表浅曲张静脉分支,递抽剥器抽出静脉。8.缝合各切口,中三角1#线9.包扎伤口,用生理盐水擦拭血迹,棉垫覆盖切口盖敷,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谢谢观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