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12.1 定义与命题》导学案(新版)苏科版.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12.1 定义与命题》导学案(新版)苏科版.doc

ID:56494700

大小:7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5

七年级数学下册《12.1 定义与命题》导学案(新版)苏科版.doc_第1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12.1 定义与命题》导学案(新版)苏科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下册《12.1 定义与命题》导学案(新版)苏科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1定义与命题》一、学习目标:1.了解定义、命题、真命题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2.在交流中发展有条理思考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3.感受交流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团队协作二、学习重点:了解定义、命题、真命题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三、学习难点:在交流中发展有条理思考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四、学习过程(根据学科特点选择性灵活运用)●自主质疑情境1录像片断:一场中超足球赛正在紧张进行.解说员话外音:“好,漂亮很快要进球了,可惜越位了”.情境2气象台预报:今天白天到夜里晴转多云,最高温度25℃~27℃,明天最低温度13℃~15℃

2、,明天多云,局部地区有雷阵雨,……说明:这是让学生明白,只有对常用的名称和术语有了共识,人们才可以正常交流.类似地,数学中要引进说理,须对涉及的概念有共识,就需要对概念下定义.命题(3):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一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说明:命题的结构特征学生不难找出,命题都由()和()两部分组成,缺少其中一部分就不能构成命题,可以明确告知学生,做为一个命题的两部分()和()缺一不可,不过有时对其表述不明显。●合作探究活动一(快速抢答)(1)怎样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2)怎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说明:(请补上内容

3、)活动二(1)“等角的余角相等.”与“等角的余角相等吗?”这两句话一样吗?如不一样,它们有什么不同?(2)“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与“经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什么不同?(3)“相等的角是对顶角”与“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又有什么不同?说明:这些句子,一类是对某一件事情做出了判断;另一类是没有对某一件事情做出判断.引导学生通过对命题与非命题具体例子的辨析,了解什么是命题,什么不是命题.值得注意的是判断是不是正确,并不是构成判断的必要条件.活动三:展示你的才华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特征吗?命题(1

4、):如果a>0,b<0,那么

5、a

6、=

7、b

8、.命题(2):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交流展示活动四:(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下列各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命题(4):对顶角相等.命题(5):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说明:对于条件和结论不明显的命题可以先画与命题相关的图形或将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成,然后再写出条件和结论,在实际教学可设计以下表格共同完成.命题条件结论真、假(1)(2)(3)(4)(5)活动五:在前述6个命题中,哪些命题做出的判断是正确的?哪些命题做出的判断是错误的?你是如何知道它们做出的判断是错

9、误的?●迁移运用五、学习评价自我评价:A、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教师评价:A、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