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 第13册 第五单元《金色乐章》教案 人音版.doc

七年级音乐 第13册 第五单元《金色乐章》教案 人音版.doc

ID:56507408

大小:12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6-26

七年级音乐 第13册 第五单元《金色乐章》教案 人音版.doc_第1页
七年级音乐 第13册 第五单元《金色乐章》教案 人音版.doc_第2页
七年级音乐 第13册 第五单元《金色乐章》教案 人音版.doc_第3页
七年级音乐 第13册 第五单元《金色乐章》教案 人音版.doc_第4页
七年级音乐 第13册 第五单元《金色乐章》教案 人音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音乐 第13册 第五单元《金色乐章》教案 人音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七年级音乐第13册第五单元《金色乐章》教案人音版一、教学目标(一)聆听《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及《如歌的行板》感受体验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情绪并积极了解与此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二)能够积极地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进一步增进对世界其它民族的音乐的兴趣。(三)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音乐的能力和实践创作能力。(四)结合《如歌的行板》,能够用忧伤、深情、柔婉的情绪演唱《夜曲》。二、教学理念与思路本单元以欣赏弦乐曲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理解音乐、想象音乐,允许学生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第一课时从欣赏华彦钧的《二泉映月》入手,理解作品内涵并引出

2、与此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如民族乐器种类、换头合尾等音乐知识。第二课时把《如歌的行板》和《夜曲》放在同一课时进行,因为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同一音乐不同手法形式表现的感受体验,深入理解作品。第三课时通过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以及实践创造,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合作意识。  三、教材分析(一)二泉印月1、华彦钧(1893-1950)我国近代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又名阿炳,诞生于江苏无锡城中道教雷尊殿—和山房,父亲华清河擅长演奏各种民族乐器。阿炳八岁出家学道,在父亲的指点下刻苦学习职业道士必须掌握的几件乐器,没几年便具备了相当的演奏水平。二十一岁患眼疾

3、逐渐恶化,三十岁离开道门,以卖唱和演奏乐器为生。三十五岁眼睛全瞎,从此流浪街头,被称为“瞎子阿炳”,华彦钧这一名字反被人们淡忘了。阿炳一生遭遇坎坷,但爱憎分明,他用自己的歌喉和手中的乐器对社会上的邪恶势力卑劣行为进行了抨击。阿炳演奏的音乐深为当地观众喜爱,这与他广泛学习分不开,他的艺术根底扎实,又能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独成一派。他演奏的乐曲据说有700多首,目前流传于世的六首音乐是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杨荫浏、曹安和黎松寿等去江苏无锡找阿炳抢录记的。原打算来年再录,不料数月之后,阿炳病故。但他的音乐传到了全世界,感动了无数的听众。他的代表作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

4、风曲》,琵琶曲《龙船》《大浪淘沙》等。2、《二泉映月》被誉为《魔术号角狂想曲》,有它独特的魅力。阿炳生前为无锡的出家道士。无锡惠山之泉被誉为“天下第二泉”。阿炳未瞎之前常去二泉并为其冷泉之境所迷。后他又双目失明,生活极为坎坷凄凉。故常拉此曲以泻心中悲愤不平之情。乐曲旋律如泣如诉,时而慷慨悲歌,于凄惋中见风骨,使听者无不心灵为之震撼而嗟叹不已。《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本无标题,它的曲名乃是几个人即兴而定,与乐曲本身内容无密切联系。因此在理解音乐时,不能囿于标题含义,而应从音乐的表现着手。3、该曲中一开始出来的是全曲的引子蕴涵了全曲一种悲凉寂静的意境。全曲主题由三个乐句构成,紧接主题后的是该乐句平稳而

5、又宁静,却紧紧扣住了人们的心弦,让人觉得悲凉忧伤。这一句可能是听者印象较深的一句。虽然打破了前面的沉思,仍然是昂扬中带有忧郁,使人感到无限地感慨。主题三音区高了,节奏更加紧凑,装饰音也加多了,情绪较为激动。上面三个乐句音乐情绪由平静到昂扬到激动,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人生态度。乐曲的音乐基本是围绕主题,采用了换头合尾的变奏手法展开,把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4、中国民族乐器按乐器演奏方法和发音特点可分为4类:吹奏类:笛子、箫、笙、唢呐      弹拨类:古琴、筝、扬琴、琵琶拉弦类:二胡、高胡、京胡、板胡   打击类:鼓、钹、大锣、钟、磬  教材分析:(二)如歌的行板1

6、、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罗斯作曲家,浪漫乐派代表之一,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由于他一生的坎坷经历使他的音乐旋律优美、抒情性强而又时常带有一种忧伤的风格,很容易为广大听众所喜欢,被誉为旋律大师。他写过三部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三首弦乐四重奏:D大调1871年,F大调1874年,降E大调1876年。2、《天鹅湖》SWANLAKE是取材于民间传说,主要讲的是公主奥捷托被恶魔变成白天鹅,只有在夜晚才能恢复美丽的容貌,王子齐格费尔德游猎天鹅湖,对她一见钟情。王子挑选新娘之夜,恶魔让自己的女儿黑天鹅伪装成奥捷托在舞会上欺骗王子。王子差一点被骗,最终还是识破恶魔阴谋并杀死

7、他。白天鹅奥捷托恢复了公主原形,与王子终成眷属。3、《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1871年创作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该曲素材直接来源于一首俄罗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音乐一开始的主题旋律给人一种沉思、忧郁的感觉,情绪显得却有些压抑。音乐随后的主题这一主题与前者相似,加入了三连音,使整个节奏加快,音乐更加地流动,但这种忧郁的情调仍然很浓郁,象是在祈求什么。列夫托尔斯泰评价说:“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