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精神是学习的灵魂.doc

创新精神是学习的灵魂.doc

ID:56517937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26

创新精神是学习的灵魂.doc_第1页
创新精神是学习的灵魂.doc_第2页
创新精神是学习的灵魂.doc_第3页
创新精神是学习的灵魂.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创新精神是学习的灵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新精神是学习的灵魂浮宫中心下郭小学 郭其才历史在创新中前进,人在创新中成长,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参考一些外国的教学实例,可发现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学做得要比我们好。你看历届的奥林匹克竞赛中,我国代表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诺贝尔奖呢?却屡屡与我们无缘,不得不承认,是我们培养了高分低能的人才。而倡导创新精神的教育是培养高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手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培养更多的适合时代的创新

2、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创新教育。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在享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它的实施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由于小学生的教学创新思维能力需要有一个长期培养的训练过程,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

3、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一、创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民主学习关系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教学,去引导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及时表扬学生取得的成绩,使其不断获得学习预期和尊重需要的满足,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强烈欲望和激情。其次,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

4、、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等活动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形成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第三,教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有效地给予引导,使其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增强敢于创新、不怕挫折、执著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发挥。例如:在教学“利息的计算”后,我出示了这

5、一道题:张大爷要把5000元存入银行两年,是存一年后连本带息取出再存一年,还是直接存两年期的好呢?你能帮帮张大爷吗?(定期一年年利率是1.98%,定期二年年利率是2.25%)这时学生们就忙开了,有的说第一种方法好,因为利息又生利息,肯定要多些;有的说第二种方法好,因为两年期的利率较高。双方展开了热烈讨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这样的情境下,自然而然的激起了学生们解决问题的兴趣,引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追求一题多解、诱发学生思维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一道题的解法往往不只有一种。寻找不同

6、的解法的过程,就是培养创造力的过程。数学教学中进行一题多解,可达到诱导学生进行发散性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例如:“一段路有1200千米,一辆汽车6小时行了全程的2/5,行完全程共需多少小时?”1、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来解答。先求出6小时所行的路程是1200×2/5=480千米,再求速度480÷6=80千米,最后求时间1200÷80=15小时。2、根据工程问题的思路来解答。6小时行了全程的2/5,每小时就行全程的2/5÷6=1/15,行完全程就是1÷1/15=15小时。3、根据分数应用题的

7、思路来解答。6小时行了全程的2/5,就是说6小时占了总时间的2/5,行完全程的总时间就是6÷2/5=15小时。4、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思路来解答。6小时行了全程的2/5,可把2/5看作2:5,就是说6小时是2份,总时间是5份,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再乘以5就是总时间了。6÷2×5=15小时。学生们在利用已掌握的知识从多种角度求解的过程中,充分激发了思维的灵活性,促进了发散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在这过程中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培养了对数学的兴趣。又如:“比较2003/2004和2004/2005这两个分数的大小”这

8、一题,学生们刚看到时都感到头痛,分母不同,分子也不同,要通分数字又太大,不好算。经过观察思考后,有同学已发现了这两个分数的共同点:都与“1”相差一个分数单位。解法就出来了:这两个分数可分别看作是1-1/2004和1-1/2005,因为1/2004大于1/2005,所以1-1/2004小于1-1/2005。学生们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这时我说:“同学们想想,这道题还有不同的思路吗?”这么难的题竟还有不同的做法!同学们不禁大感好奇,跃跃欲试。我们可这样想:把这两个分数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