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中左室四极导线地临床应用.doc

CRT中左室四极导线地临床应用.doc

ID:56523247

大小:33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6-27

CRT中左室四极导线地临床应用.doc_第1页
CRT中左室四极导线地临床应用.doc_第2页
CRT中左室四极导线地临床应用.doc_第3页
CRT中左室四极导线地临床应用.doc_第4页
CRT中左室四极导线地临床应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CRT中左室四极导线地临床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严激:CRT中左室四极导线的临床应用CLINICALAPPLICATIONOFINCRTLEFTVENTRICULARQUADRUPOLEWIRE关键字: CRT2014-04-2912:01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衰住院率和全因死亡率。CARE-HF研究显示CRT治疗较药物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下降36%,心衰恶化住院率明显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加、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显著下降、二尖瓣返流面积显著减少,能持续改善左室

2、功能、逆转心脏重构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CRT已经成为心衰伴不同步患者的ⅠA类推荐治疗方法。  虽然其临床疗效显著,但仍有接近30%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心脏结构、死亡率等无明显改变,称为“无反应”。研究发现,导致CRT无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非单一因素,包括心肌瘢痕负荷过重、左心室电极未植入理想部位,以及术后未达到有效的双室起搏等,同时CRT植入后出现电极的移位、膈肌刺激、起搏阈值的增高等并发症会进一步影响CRT的反应性。因此,如何提高CRT的反应性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导致CRT无反应的多个因素可能会被新植入装置的问世

3、而解决,左心室四级导线的出现在减少CRT植入并发症、提高CRT术后有效性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QuartetTM左室四极导线(Quartetmodel1458Q,St.JudeMedical)2009年首次由CEMark公司生产,2011年美国FDA批准上市,后于2013年9月在中国首次应用于临床。QuartetTM四极导线共包括四个电极,由头端至近端分别为D1、M2、M3、P4,其他三个电极据D1的距离分别为20、30、47mm,可覆盖左室的大部分;QuartetTM四极导线中四极都可作为阴极,其中M2、P4两极亦

4、可作为阳极,而右室(RV)电极仅可作为阳极,所以可以产生10个起搏向量的不同配置,分别为D1-M2、M3-M2、P4-M2、D1-P4、M2-P4、M3-P4、D1-RV线圈、M2-RV除颤线圈、M3-RV除颤线圈、P4-RV线圈(图1)。2012年EHRA/HRSCRT植入及随访专家共识中指出:1.四极导线可以有效降低长期左室起搏阈值;2.可最小化膈神经刺激(PNS);3.可降低左室导线脱位风险,提高左室电极的稳定性;4.进一步改善CRT术后患者左室血流动力学,进而提高CRT反应率。一、左室四极导线可有效降低起搏阈

5、值  起搏阈值升高的原因较多,局部心肌受机械-电刺激引发的炎症、水肿、纤维化、电极微脱位、心肌疤痕、导线的折断等皆可导致。术中以单极方式分别测试4个阴极的起搏阈值,避免高起搏阈值部位起搏,高的起搏电压会增加起搏器的耗电量,同时可能会导致膈肌刺激的出现。四极导线可以通过调节左室10个不同的起搏配置选项避开高起搏阈值点,有效降低起搏阈值,临床研究表明所有术后发生的左室高阈值均可以通过调节左室10个不同的起搏向量得以解决。二、左室四极导线可减少PNS的出现  左室电极导线植入至左室外膜,位于心脏表面与膈神经紧贴,起搏电压偏

6、高时可能刺激膈神经,导致膈肌的跳动,其可随体位和呼吸而变化。传统左室双极导线PNS发生率在15%~37%之间。Biffi等人研究表明CRT植入中或者植入后有37%可出现PNS,而且PNS的出现与体位、呼吸以及心脏的增大缩小、电极的移位均有关,其并不一定出现在术中。解决PNS的方法包括:减小左室电极输出、将左室电极在原血管或另一血管重置、外科手术将电极植入心外膜电极以及将左室电极关闭,所有的这些解决方法都有可能会影响到CRT的术后有效性。LeonAR等对2000余名CRT/CRT-D患者随访6个月后发现,再次手术的发生

7、率约为8%,其原因主要为左室电极的移位或脱落导致左室失夺获、PNS以及左室电极无明显移位下起搏阈值的增加。故左室电极植入血管的选择,以及一个稳定且不引起心脏外其他部位刺激的起搏位置,对CRT左室电极的成功植入至关重要。  对于传统左室导线植入术后出现的膈肌刺激,可通过减小起搏电压而解决PNS的出现,但是部分患者PNS阈值与起搏阈值接近,减小起搏电压可能会导致左室的失夺获,影响CRT的正常工作,必要时需再次手术重置电极。然而左室四极导线存在10个起搏向量的不同配置,起搏出现PNS时可通过调整左室不同的起搏配置选项而有效

8、解决PNS的出现。左室电极植入后出现PNS多发生于头端,系其离膈肌较近,更容易产生膈肌刺激,而基底端较少出现PNS。GERYTOMASSONI等对170名成功植入左室四极导线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23名(13.5%)患者出现了PNS,全部通过非侵袭性的方案得到有效的解决,13名通过重置左室起搏向量、6名通过减小起搏输出、4名同时调整起搏向量与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