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柬埔寨吴哥窟

[文学]柬埔寨吴哥窟

ID:5653496

大小:6.80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7-11-14

[文学]柬埔寨吴哥窟_第1页
[文学]柬埔寨吴哥窟_第2页
[文学]柬埔寨吴哥窟_第3页
[文学]柬埔寨吴哥窟_第4页
[文学]柬埔寨吴哥窟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柬埔寨吴哥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柬埔寨吳哥窟TemplesofAngkor柬埔寨吳哥窟TemplesofAngkorAllpicturestookinAngkorArchaeologicalParkofCambodia所有照片都拍攝於柬埔寨吳哥寺廟群អង្គរវត្ត(高棉文)有人这样说过:AngkorWatsunset-吴哥窟的夕阳(它拥有世界最美的夕阳。)吴哥窟世界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名称英文名称*Angkorwat法文名称*AngkorVat基本资料国家柬埔寨登录类型文化遗产评定标准文化遗产(i)(ii)(iii)(iv)登录历史登录年份1992柬埔寨国旗吴哥窟画廊女神浮雕世

2、界遗产委员会给与它的评价:吴哥窟是东南亚主要的考古学遗址之一。占地面积四百多平方公里,包括林地、吴哥窟遗址公园。这个公园有从九世纪到十五世纪高棉王国各个首都的辉煌遗迹,包括著名的吴哥Wat寺庙,在吴哥城,Bayon寺庙里有无数雕塑饰品。Thetangledskeinofoldtree—盘根错节的参天古树。AngkorWataerialview-吴哥窟的航拍景色地理与交通吴哥窟位于柬埔寨暹粒市(SiemReap)北约5.5公里,即北纬13°24′45〞,东经103°52′0〞。暹粒-吴哥国际机场(代号:REP)有航班直达曼谷、新加坡、吉隆玻、胡志明市、台北等

3、地。也可搭航班到柬埔寨首都金边,然后由陆路搭长途汽车或由水路搭快艇到暹粒市。吴哥窟是吴哥古迹中离暹粒市中心最近的古迹。在吴哥窟北2公里是吴哥王朝的最后国都大吴哥;巴云寺、空中宫殿、巴肯寺和巴普昂寺都在此城中。吴哥窟西北3公里有巴肯寺,东北4公里有豆蔻寺、茶胶寺等古迹。整体与布局吴哥窟的整体布局,从空中可以一目了然:一道明亮如镜的长方形护城河,围绕一个长方形的满是郁郁葱葱树木的绿洲,绿洲有一道寺庙围墙环绕。绿洲正中的建筑乃是吴哥窟寺的印度教式的须弥山金字坛。吴哥窟寺坐东朝西。一道由正西往正东的长堤,横穿护城河,直通寺庙围墙西大门。过西大门,又一条较长的道路,

4、穿过翠绿的草地,直达寺庙的西大门。在金字塔式的寺庙的最高层,可见矗立著五座宝塔,如骰子五点梅花,其中四个宝塔较小,排四隅,一个大宝塔巍然矗立正中,与印度金刚宝座式塔布局相似,但五塔的间距宽阔,宝塔与宝塔之间连接游游廊,此外,须弥山金刚坛的每一层都有回廊环绕,乃是吴哥窟建筑的特色。AngkorWatinsideofthelocalchildren--吴哥窟里面的当地小朋友。Cambodiachildren–柬埔寨裡的孩子們AngkorWatinthemorning-清晨五點半的吳哥窟吴哥窟的历史12世纪中叶,真腊国(柬埔寨)王苏利耶跋摩二世定都吴哥。苏利耶跋

5、摩二世信奉毗湿奴,为国王加冕的婆罗门主祭司,地婆诃罗(Divakara)为国王设计了这座国庙,供奉毗湿奴,名之为“毗湿奴神殿”。建造时间历时30年。吴哥窟在十四世纪中叶成为大乘佛教寺,因十三世纪时真腊国王阇耶跋摩七世奉大乘佛教为国教。十五世纪初叶暹罗(泰国)入侵吴哥之后,因暹罗人信奉上座部佛教,吴哥寺变为上座部佛寺。此后吴哥寺一直是上座部佛寺,延续至今。1431年,暹罗破真腊国都吴哥,真腊迁都金边,次年,吴哥窟被高棉人遗弃,森林逐渐覆盖漫无人烟的吴哥。后来有些高棉人猎户进入森林打猎,无意中发现宏伟的庙宇,也有一些当地的佛教徒在庙旁边搭盖屋寮居住,以便到庙宇

6、中朝拜,但吴哥遗迹多不为世人所知。16世纪,此寺被称为“AngkorWat”;“Angkor”,来自nagara,Wat是高棉语中的“寺庙”,“AngkorWat”即“寺庙都城”。为什么要叫做吴哥窟呢?吴哥在梵语里是“大城”或“大都”的意思。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中国古代关于吴哥窟的记载1.元成宗铁莫尔在元贞二年(1296年),派遣周达观出使真腊。使团取海路从温州开洋,经七洲洋(西沙群岛海面)、占城、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萨州),横渡淡洋(今洞里萨湖)至吴哥国登岸。周达观

7、和他的使团驻吴哥一年。回国后周达观写了关于真腊风土民情的报告《真腊风土记》。《真腊风土记》称吴哥窟为“鲁班墓”,又说国王死后,有塔埋葬,可见吴哥寺乃皇陵。2.元代航海家汪大渊在1330年-1339年间曾游历吴哥,他称吴哥窟为“桑香佛舍”,这表明在十四世纪中叶,吴哥窟已经改为佛寺。汪大渊还报告吴哥窟有“裹金石桥四十余丈”,十分华丽,有“富贵真腊”之语。3.明代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派遣尹绶出使真腊。尹绶从广州出发从海道经占城,过淡水湖(今洞里萨湖)、菩提萨州、经吴哥窟抵达真腊。尹绶回国后将真腊国的山川、地理和吴哥都城所见,绘画成图上呈,明成祖大喜。A

8、ngkorWatinthelotuspond-蓮花池上的吳哥窟被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