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卷】2016年高考地理冲刺卷03教师版_含解析.doc

【江苏卷】2016年高考地理冲刺卷03教师版_含解析.doc

ID:56543783

大小:1.92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6-27

【江苏卷】2016年高考地理冲刺卷03教师版_含解析.doc_第1页
【江苏卷】2016年高考地理冲刺卷03教师版_含解析.doc_第2页
【江苏卷】2016年高考地理冲刺卷03教师版_含解析.doc_第3页
【江苏卷】2016年高考地理冲刺卷03教师版_含解析.doc_第4页
【江苏卷】2016年高考地理冲刺卷03教师版_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卷】2016年高考地理冲刺卷03教师版_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绝密★启用前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2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综合题,请您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

2、,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据“中国水文信息同”的数据显示,2015年10月19日8:00位于都阳湖的江西都昌水文站水位为12.58米,比该站1952-2014年平均水位偏低1.14米。与正常年份相比,今年郝阳湖中部湖区进入枯水季节的时间提前了17天。下图为鄱阳湖地区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近年来鄱阳湖表现出枯水期时间提前、水位偏低,下列说法中与其成周关联度较小的是A.大面积退耕还湖B.鄱阳湖流域降水偏少C.三峡水利工程的影响D.大规模的采砂活动使湖口通道的泄流能力增强2.下列关于该

3、地区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是A.白天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因此鄱阳湖白天降水量多于夜晚B.都阳湖与周边地区会形成期陆风,其中与冬季相比,夏季的湖风转陆风会推迟C.依据水循环原理,直接补给鄱阳湖水量最多的水体是大气降水D.当湖水经湖口泄流入江量最多时,鄱阳湖的水位达到最低【答案】1.A2.B考点:影响湖泊水位变化的因素,热力环流,河湖相互补给。古人造字,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如“间”-一“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如图我国某地景观图。据此回答3-4题。3.秋分日北京时间14:1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

4、该地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B.塔里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   D.内蒙古高原4.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则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至日当地昼长约14小时              B.夏至日当地正午日影朝南C.当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为46°52′ D.冬季农业生产低温冻害多【答案】3.C4.B【解析】试题分析:3.从题干中“.秋分日北京时间,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可知,当地正午12时,北京时间14:10时,则当地所在经线的度数为1200-(14:10-12:00)*150=87.50E;从题

5、干中“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说明物体与物影长度相同,则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0,因为此日为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所以该地位于450N;则该地地理坐标为(87.50E,450N)。松嫩平原介于(45°01′~48°27′56N〃,东经130°13′~135°05′26N〃),塔里木盆地位于(36°~42°N,75°~90°E),准噶尔盆地(45°~48°N,80°~90°E),内蒙古高原,位于(40°N,100~120°E);则该地可能位于准噶尔盆地。考点:考查时间计算和区域定位,考查学生地理的计算能力和区域定位能力,查正午

6、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地球运动的意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下图为中纬度某区域地理要素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等温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5.图示区域可能是A.南半球的山脊B.北半球的陡崖C.南半球的高原D.北半球的山谷6.a、b两地的温差可能是A.2°CB.3°CC.5°CD.6°C【答案】5.D6.A【解析】试题分析:5.图中实线为等高线,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凸向低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叠的地形部位是陡崖,高原的海拔高于500米,且高原面上等压线较稀疏;图中等高线凸向高处,说明是山谷的地

7、形,结合选项D项正确。6.根据气温直减率知,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度,图中a、b两地相差不足500米,说明温差不到3°C,故a、b两地的温差可能是2°C,A项正确。考点:气温直减率,等高线的判读。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完成7-8题。纬度(°N)64504030200可能总辐射(W/m2)139.3169.6196.4216.3228.2248.1有效总辐射(W/m2)54.471.798.2120

8、.8132.7108.87.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  B. 地形 C. 大气环流  D.洋流8.导致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  )①纬度低,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