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0届高考物理总复习 全套精品试题 选修3-4 第2课时 机械波 含解析.doc

【教科版】2020届高考物理总复习 全套精品试题 选修3-4 第2课时 机械波 含解析.doc

ID:56543970

大小:67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6-27

【教科版】2020届高考物理总复习 全套精品试题 选修3-4 第2课时 机械波 含解析.doc_第1页
【教科版】2020届高考物理总复习 全套精品试题 选修3-4 第2课时 机械波 含解析.doc_第2页
【教科版】2020届高考物理总复习 全套精品试题 选修3-4 第2课时 机械波 含解析.doc_第3页
【教科版】2020届高考物理总复习 全套精品试题 选修3-4 第2课时 机械波 含解析.doc_第4页
【教科版】2020届高考物理总复习 全套精品试题 选修3-4 第2课时 机械波 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科版】2020届高考物理总复习 全套精品试题 选修3-4 第2课时 机械波 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时 机械波1.(2018·浙江温州乐清芙蓉中学月考)分析下列物理现象:(1)夏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3)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4)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 A )A.反射、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B.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C.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D.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解析:夏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是由于声音在云层间来回传播,这是声音的反射;“闻其声而不

2、见其人”,听到声音,却看不见人,这是声音的衍射;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音叉发出两个频率相同的声波相互叠加,从而出现加强区与减弱区.这是声音的干涉;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音调变高就是频率变高,因此这是多普勒效应,综合以上分析,A正确.2.(2018·黑龙江牡丹江期中)(多选)关于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A.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的频率发生了变化B.产生干涉现象时,介质中振动加强的点振动能量最大,减弱点振动能量可能为零C.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横坐标反映的意

3、义是不同的D.超声波比次声波更容易发生衍射解析: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不是波源频率变化,而是波源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导致接收频率发生变化,故A错误;频率相同的波,发生干涉现象时,振动加强点的振幅最大,则振动能量最大,振动减弱点的振幅最小,可能为零,即振动能量可能为零,故B正确;振动图像和波动的图像中,横坐标所反映的物理意义不同,振动图像横轴是时间,而波动图像是各质点的平衡位置,故C正确;次声波的波长比超声波的波长长,因此次声波更容易发生衍射,故D错误.3.(2018·湖北荆州质检)(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4、介质中x=2m处的质点P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10sin5πt(cm).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A.周期为4.0sB.振幅为20cmC.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D.传播速度为10m/s解析:由波形图可得A=10cm,λ=4m.由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得ω=5πrad/s;T==0.4s;v==10m/s.故A,B错误,D正确.质点P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C正确.4.(2018·安徽黄山联考)(多选)在均质弹性绳中有一振源S,它以5Hz的频率上下做简谐运动,振幅为5cm,形成的波沿绳

5、向左、右两边传播,从振源开始振动计时,t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P右边的绳还未振动,S左边的波形没有画出,则( BD )A.该波的波速为60cm/sB.波源S开始振动的方向向下C.图中的质点Q在t时刻处在波谷D.在t=0至t=1.0s时间内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70cm解析:该波的频率f=5Hz,周期T=0.2s,由图知该波在t=T=0.3s时间内,波传播了12cm,则波速v==40cm/s,选项A错误;此时P点的振动方向向下,则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下,选项B正确;由对称性知x=-6cm处质点t时刻处于波峰,选项C错误;在t=0至t

6、=1.0s时间内,即Δt=1s,质点P已振动0.7s,运动的路程为×4A=×4×5cm=70cm,选项D正确.5.导学号58826286(2017·四川仁寿三诊)(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P经过0.1s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已知此列波的波速为6m/s,则( ACD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t=0时刻质点P沿y轴正方向振动C.质点Q(坐标为x=7.5m的点)的振动方程y=5cos2πt(cm)D.质点P平衡位置的横坐标为x=2.4mE.质点Q需经过0.85s才重复质点P此时的振动速度解析:由题图知

7、,波长λ=6m,根据波速v=得,T=1s,质点P经过0.1s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用时不到,说明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A正确;根据“上下波”法可知,t=0时刻质点P沿y轴负方向振动,B错误;由题图可知A=5cm,又ω==2πrad/s,则质点Q的振动方程为y=5cos2πt(cm),C正确;质点P的平衡位置到3m处的距离x1=vt=6×0.1m=0.6m,质点P的平衡位置的横坐标为x=3m-0.6m=2.4m,D正确;与质点P振动情况相同的质点距离质点Q最近的在其右侧距离为x′=-0.6m=0.9m,Δt==s=0.15s,质点

8、Q需经过0.15s才重复质点P此时的振动速度,E错误.6.(2017·河南南阳四模)(多选)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a和b均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E )A.a波的周期为0.2s,b波的周期为0.1sB.对于b波,x轴上的1m处的质点经过0.1s就传到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