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课时作业30: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doc

【课标通用】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课时作业30: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doc

ID:56544408

大小:670.3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6-27

【课标通用】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课时作业30: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doc_第1页
【课标通用】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课时作业30: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doc_第2页
【课标通用】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课时作业30: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doc_第3页
【课标通用】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课时作业30: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doc_第4页
【课标通用】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课时作业30: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标通用】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课时作业30: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作业(三十)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一、选择题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1~2题。1.据图推测,2000年后,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A.1300米以下地带B.1300~1900米地带C.2500米以上地带D.1900~2500米地带2.对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

2、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依据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的含义可知,该系数越大表明人均耕地越多,则人地关系越不紧张。根据图中2000年和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海拔1300米以下的地带,该系数变小的幅度最大,故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第2题,图中显示,在海拔1900米以上的地带,2008年较2000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大了,人地关系趋于缓和,理论上可能是由于在此开垦耕地或人口迁出

3、所致。结合图示时间的国家有关政策(加强生态保护、实施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生态移民等)与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该地区的地形特点,推断最有可能是人口迁出所致。随着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迅速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个国家不断研究的重大课题。据此回答3~5题。3.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4.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  )A.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B.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C.

4、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条件D.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目的5.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经济增长为主B.人民生活水平提高C.经济发展D.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答案:3.B 4.A 5.C 解析:第3题,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原则即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代际公平性,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三是指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故选B项。第4题,可持续发展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基础,A项正确;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条件;以社会可持续发展

5、为目的,B、C、D项错误。第5题,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故C项正确。读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回答6~8题。6.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A.沼气池、农田、畜牧场B.沼气池、畜牧场、农田C.农田、畜牧场、沼气池D.畜牧场、沼气池、农田7.此生态农业模式最适宜发展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南方低山丘陵D.内蒙古高原8.图中所示生态农业体现出(  )A.自然环境的整体性B.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循环利用C.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D.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答案:6.B

6、 7.C 8.B 解析:第6题,读图分析,结合选项能提供能源的只有沼气池,①为沼气池;沼气池需要大量牲畜的粪便,为畜牧场;鱼塘里的塘泥比较肥沃能够肥农田,农田种植的农作物可以为畜牧场提供饲料;结合四个选项可对号入座,答案选B项。第7题,选择最适宜的地区,由上题可知,有鱼塘,有沼气池,我国南方地区,温度高,有利于沼气池气体的产生,发展水产养殖业,南方水资源丰富,四选项中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最适合。答案选C项。第8题,图中所示,从箭头可以看出,各环节之间的关系,能够合理充分的利用资源,体现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

7、循环利用。读图,回答9~11题。哈尼梯田景观图9.哈尼人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其目的主要是(  )A.调节当地气候B.蓄水保土增肥力C.只为增加粮食产量D.增加当地自然景观层次的美感10.该区域由于人口数量增加,对土地资源过度开发,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能源短缺C.土地荒漠化D.大气污染11.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有(  )A.提高粮食生产的商品率B.加大种植业发展的力度C.不断鼓励青壮年外出务工D.搞好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答案:9.B 10.A 11.D 解析:第9

8、题,在坡地上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将坡地改造成层层平地进行耕作,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还有利于蓄水保土增肥力。第10题,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且季节变化大;地形崎岖,地面坡度大。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地表失去植被保护,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第11题,我国南方山区生物、水等资源丰富,为了充分合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应搞好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使山区日益繁荣。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炭。下图为高铝煤炭资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