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 滚动训练一.doc

高三一轮复习 滚动训练一.doc

ID:56556047

大小:1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8

高三一轮复习 滚动训练一.doc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 滚动训练一.doc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 滚动训练一.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 滚动训练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训练题(一)2010-08-301、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B.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以及理想斜面实验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采用实验归纳法C.某些情况下,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突出质量要素,把物体看做质点;点电荷类似力学中的质点,也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D.在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运动过程无限划分,采用微元法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合外力必做功,物体的动能肯定要变化B.

2、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的动能肯定不变C.运动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则该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D.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该物体一定做变速运动,其动能肯定要变化3、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g=10m/s2)()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m/s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0.45m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1.25m4、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B、C上.物体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

3、面与水平地面平行.物体A、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1,物体B、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物体C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3,则()A.B.C.D.5、一个内表面光滑的半球形碗放在水平桌面上,碗口处于水平状态,O为球心。两个带同种电荷且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小球(可视为质点)放置于碗内,当它们静止后处于如图所示状态。则m1和m2对碗的弹力大小之比为A.1∶B.2∶C.∶1D.∶26、如图中AB为一段粗糙的波浪形路面,一个物体从A端以初速度v0开始滑行,到达B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1,若此物体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v0从B端开始滑行,

4、到达A端时速度大小为v2,则v1与v2相比()A.v1=v2B.v1>v2C.v1

5、过程中,两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从开始运动到和刚分离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一直增大9、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10、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

6、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1)计算的公式为=;(2)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求物体的加速度a=m/s2;(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θFθ11、质量为10kg的环在F=200N的拉力作用下,沿粗糙的足够长的直杆由静止开始运动,杆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拉力F与杆的夹角也为θ。力F作用0.5秒后

7、撤去,环在杆上继续上滑了0.4秒后,速度减为零。(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求:(1)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环沿杆向上运动的总距离s。12、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9时9分50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此前飞船已与火箭分离,飞船质量为7760kg,轨道倾角为42.4°,近地点高度200km,远地点高度350km,15时57分飞船变轨成功,变轨后进入高度343km的圆轨道,运行14圈。又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

8、点与理论着陆点只相差4.8km,返回舱完好无损,宇航员杨利伟自主出舱。(1)飞船返回时,在接近大气层的过程中,返回舱与飞船最终分离。返回舱质量为3000kg,返回舱着陆,是由三把伞“接力”完成的。先由返回舱放出一个引导伞,引导伞工作16s后,返回舱的下降速度由180m/s减至80m/s。假设这段运动是垂直地面下降的,且已接近地面,试求这段运动的加速度和引导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