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6 新人教版.doc

【与名师对话】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6 新人教版.doc

ID:56557278

大小:60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28

【与名师对话】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6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与名师对话】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6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与名师对话】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6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与名师对话】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6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与名师对话】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6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与名师对话】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6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作业(六)一、选择题1.(2011·广东高考)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B.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C.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D.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解析】 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并不附着在高尔基体上。【答案】 B2.(2011·苏州模拟)下列有关生物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功能主要是由膜蛋白实现的B.丙酮酸的分解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C.细胞内的ATP都是在生物膜上合成的D.细胞中的囊泡都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解析】 丙酮酸的分解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行,发生在线

2、粒体基质中。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或整个无氧呼吸过程)、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和叶绿体(光合作用)。分泌蛋白最初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肽链,并转移到内质网中进行加工,然后以囊泡的形式转移至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再次转化为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答案】 A3.(2011·安徽高考)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的结果。加工修饰的场所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高

3、尔基体和溶酶体C.内质网和核糖体D.溶酶体和核糖体【解析】 血清白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它首先是在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再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修饰才能形成成熟的蛋白质,进而分泌到细胞外。【答案】 A6用心爱心专心4.(2011·临川模拟)右图是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中D表示内质网B.图中C是高尔基体,图中E中的主要成分是加工后的多肽链C.该细胞的核基因此时不能转录,但是能够进行翻译D.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解析】 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是细胞分裂末期的一个特点,细胞壁的

4、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由题图可知,先是在内质网中合成,然后再由高尔基体参与形成的。图中A、B、C、D、E分别表示细胞壁、细胞膜、高尔基体、内质网、分泌小泡。分泌小泡内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这个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此过程不能体现。分裂末期核基因不能转录,但此时核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仍可以进行翻译。【答案】 C5.(2011·广州模拟)关于线粒体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内共生假说:线粒体来源于被原始的前真核生物吞噬的好氧性细菌,这种细菌和前真核生物共生,在长期的共生过程中演化成了线粒体。下列哪项叙述不支持该假

5、说(  )①线粒体DNA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相似 ②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与细菌细胞膜成分相似 ③线粒体与细菌中都没有叶绿体 ④线粒体与细菌都具有类似的核糖体A.①B.②C.③D.④【解析】 若好氧性细菌被原始的前真核生物吞噬后形成线粒体,那么线粒体的内膜相当于好氧性细菌的细胞膜,线粒体的DNA和核糖体也应该与好氧性细菌的相似。线粒体和细菌都没有的结构(如叶绿体)不能作为比较的标准。【答案】 C6.下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点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下列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A.有无膜结构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C.是否含有色素D.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6、【解析】 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和液泡都有膜结构;按单层膜和双层膜为分类依据: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液泡和高尔基体为单层;按是否含色素为分类依据:叶绿体和液泡含有色素;以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为分类依据:叶绿体和液泡在动物细胞中不存在。6用心爱心专心【答案】 A7.(2011·济南模拟)2010年8月12日《新京报》报道,英、印研究者发现,这种可能源于印巴地区的“超级病菌”能让病菌变得无比强大,可以抵御几乎所有的抗生素。下列关于“超级病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病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B.“超级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

7、的结果C.该病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D.该病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泌运输到相应部位【解析】 “超级病菌”属于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除核糖体外,细胞质中不存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侵入人体的细菌可被吞噬细胞吞噬后,由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将其消化降解,而该病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超级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选择的结果。【答案】 C8.(2011·威海)下面是叶绿体的结构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利②结构都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