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课件.ppt

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课件.ppt

ID:56559176

大小:2.81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6-28

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课件.ppt_第1页
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课件.ppt_第2页
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课件.ppt_第3页
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课件.ppt_第4页
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陆游,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他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其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他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囊萤映雪凿壁借光牛角挂书悬梁刺股古人学问无遗力古人学问无遗力:悬梁刺股(孙敬苏秦)囊萤映雪(车胤孙康)凿壁借光(匡衡

2、)闻鸡起舞(祖逖)牛角挂书(李密)韦编三绝(孔丘)程门立雪(杨时)……你会区分“工夫”和“功夫”的不同用法吗?A、“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B、“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让我们来做一做选词填空:a.他三天()就学会游泳。b.这个杂技演员真有()。c.明天有()再来玩吧!d.中国(),名扬海外。e.只要()深,铁杵磨成针。工夫功夫工夫功夫工夫你觉得诗中哪些字词写出了做学问要花“工夫”?讨论: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谈迁撰写《国榷》……陆游少壮工夫老始成:曹雪芹《红楼梦》10年司马迁《史记》13年徐霞客《徐霞客游记》30年李时珍《本草纲

3、目》30年谈迁《国榷》被盗30多年马克思《资本论》40年郦道元《水经注》一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名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古人做学问是竭尽全力的,青壮年时期下工夫往往要等到老的时候才能有所成就。“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遗:保留。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才书本知识。陆游躬:亲自。躬行:亲自实践。有限,肤浅。绝:极,最。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到底、毕竟、终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得来的知识

4、毕竟是有限的,要想彻底了解一些事物,就要亲自实践。毕竟深入、透彻的理解亲自实践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要深切地了解事物,就必须亲自实践。·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年轻时花时间努力,往往到年老时才会有所成就。冬夜读书示子聿填空这首诗告诉我们,做学问一定要有、的精神,一个既有,又有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书本知识实践经验当堂检测完成填空: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儿子子聿。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

5、几个道理:①学习知识必须要有、的精神;②一个既有,又有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陆游教育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书本知识实践经验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句是;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的诗句是。与“实践出真知”意思相同的诗是。观书有感生中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的诗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思想家。他的

6、一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活到老,学到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朱熹——朱熹——朱熹——朱熹——朱熹——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鉴:镜子。徘徊:来回闪动。渠:方塘。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如许:如此

7、、这样。为:因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歌大意]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这首诗是以水塘的形象来打比方的。诗人在前两句将自己的心智比作明镜般的半亩方塘,“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方塘容纳天光云影这些宏大之物,也说明心智的也是可以不断开阔的。又进而揭示心智开阔的缘起,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人心的睿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的知识而得来的。◆[诗句赏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

8、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诗句赏析]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那样,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