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ppt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ppt

ID:5655955

大小:1.45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7-11-16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ppt_第1页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ppt_第2页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ppt_第3页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ppt_第4页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ppt_第5页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ppt_第6页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ppt_第7页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ppt_第8页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ppt_第9页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第一章《静电场》揭阳侨中刘镇锋我们知道,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它们的基本性质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一切电现象都是由电荷引起的,而且跟物质的微观结构密切相关。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力学现象取决于宏观,电学现象取决于微观。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多从微观的角度去考虑电学问题。(一)物质的微观模型1.物质有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一)物质的微观模型2.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质子和中子都集中在核内,束缚力非常强(强相互作用),因此原子核非常牢固,不容易遭破坏;电子分布在核外,束缚力不强(电磁相互

2、作用),因此容易受外界影响。(一)物质的微观模型3.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个质子所带的电量与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由于原子内部的质子和电子数目一样多,所以原子呈电中性(即不带电),但原子受外界影响后可能会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就变成了带电的离子。(二)“摩擦起电”的本质原因是电子的转移在摩擦过程中,一些原来束缚较弱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于是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如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上的电子跑到丝绸上去了,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如果把玻璃棒替换成金属棒,效果如何?(三)自由电子1.导体与绝缘体有什么区别?2.什么是自由

3、电子?宏观:导体能导电,绝缘体则不能。微观:导体有自由电子,绝缘体没有。能在物体内部自由穿梭,不受束缚的电子。如果用金属棒替换玻璃棒,则由摩擦转移的电子会很快通过人的手被导走,因此金属棒不可能带上电。当然,如果戴上手套,还是可以带上电的。(四)静电感应与感应起电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便会趋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的两端带上不同种类的电荷。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五)检验电荷的工具——验电器(六)电荷守恒定律表述一: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

4、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表述二: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七)元电荷2.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所有带电物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或者是的整数倍。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用Q(或q)表示,单位是库仑(C)。正电为正值,负电为负值。3.比荷:电荷量与质量之比。★课后练习1.在我国北方天气干燥的季节,脱掉外衣后再去摸金属门把手时,常常会被电击。这是为什么?脱去外衣时,由于摩擦,外衣和身体都带了电,且由于天气干燥,这些静电无法及时被导走,所以用手摸金属门把手时,身体通过门把手放电,于是产生了电击的感觉.★课后练习2.在图1.1-1所示的实验中,最终A带

5、上了-10-8C的电荷。实验过程中,是电子由A转移到B还是由B转移到A?A、B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各是多少?B转移到A。★课后练习3.A为带正电的小球,B为原来不带电的导体。把B放在A附近,A、B之间存在吸引力还是排斥力?吸引力。★课后练习相碰分开的过程已经有能量输入。4.如图1.1-1那样,把A、B放在带电体C旁边相碰一下后分开,然后分别接触一个小电动机的两个接线柱,如果小电动机非常灵敏,它便会开始转动。当电动机还没有停止时,又立刻把A、B在C旁边相碰一下分开,再和小电动机两接线柱接触。如此下去,小电动机便能不停地转动。这不是成了永动机而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吗?说说你的看

6、法。1.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A.B、C球均带负电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D.B、C球都不带电答案:C★巩固练习2.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附近,有一个绝缘金属球b,开始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在使a带电,则:A、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B、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C、b立即把a排斥开D、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答案:D3.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

7、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D.选项A中两对金箔分别带异种电荷,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答案:BCD★课后练习2.一根带电棒能吸引干燥的软木屑。木屑接触到棒以后,往往又激烈地跳离此棒。试着做这个实验。说说为什么木屑会跳离?带电棒吸引干燥木屑,木屑接触到棒以后剧烈跳离带电棒,是因为木屑接触到带电捧,带电棒上的电荷转移到木屑上,木屑上带有同号电荷。由于同性相斥,木屑在斥力作用下跳离带电棒。★课后练习3.不带电的梳子与羊毛衣袖摩擦后带有10-7C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