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生物 1.3.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讲练互动 中图版必修3.doc

2012高中生物 1.3.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讲练互动 中图版必修3.doc

ID:56564205

大小:19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28

2012高中生物 1.3.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讲练互动 中图版必修3.doc_第1页
2012高中生物 1.3.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讲练互动 中图版必修3.doc_第2页
2012高中生物 1.3.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讲练互动 中图版必修3.doc_第3页
2012高中生物 1.3.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讲练互动 中图版必修3.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2高中生物 1.3.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讲练互动 中图版必修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物:1.3.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讲练互动(中图版必修3)【例题1】(2007高考全国卷Ⅰ,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解析:神经纤维上的S点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在细胞膜的内外,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就形成了电位差,也有了电荷的流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该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

2、位。故C项是正确的。答案:C绿色通道: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的方向相反,与膜内电流的方向相同。变式训练1.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解析: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细胞膜内外的电位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Na+通道开放,大量Na+短时间内涌入细胞内,使得细胞内外带电情况发生变化,即由原来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此时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兴奋产生

3、后向神经纤维的两侧传递。-4-用心爱心专心答案:C【例题2】下列关于生物电的发现过程中的实验及其结论正确的是()A.用两种金属将神经和肌肉连在一起时,构成“动物电”的放电回路,肌肉因此而收缩,说明存在生物电B.当用同种金属构成回路时肌肉不会收缩,只有用双金属构成的回路,肌肉才会收缩。说明使蛙腿收缩的原因是产生的“双金属电流”刺激了神经和肌肉,蛙腿只起到了验电器的作用C.将2个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叠放在一起,电刺激甲的神经时,标本甲和标本乙的肌肉会同时收缩,说明生物电的存在D.将标本甲神经的一端放置在标本乙肌肉的完好部分,而另一端触碰

4、损伤部分时,引起标本甲肌肉的收缩,证明了生物电的存在解析:A项结果的产生可能有两种解释,一是双金属电流现象,另一种可能是神经和肌肉间产生电位差,实验没有排除双金属电流的影响,无法证明生物电的存在。B项用双金属构成回路,肌肉收缩,用同种金属构成回路时肌肉不会收缩,只能说明可能不是生物电引起收缩,但也不能直接说明是双金属现象,必须排除神经—肌肉干扰,才能说明。C项标本叠放,但是使用电刺激甲引起乙的收缩,可能是神经—肌肉标本导电的结果。只有D项“无金属实验”彻底地排除了金属的干扰,证明了生物电的存在。答案:D绿色通道:对比分析每一个实验的遗

5、漏点,结合物理学中“伏打电堆”放电原理理解生物电现象。变式训练2.下列关于生物电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电的发生是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导致的B.细胞生物电产生时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C.动物、植物,甚至细菌都存在生物电现象D.感官和大脑之间的“刺激反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电的传导来实现的解析:膜内外只要有电位差就会产生生物电。答案:B【例题3】200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研究细胞膜水通道结构功能的彼得·阿格雷和研究细胞膜离子通道结构功能的罗德里克·-4-用心爱心专心麦金农。人体大约有一千亿个细胞,每时每刻都有许多小分子和离子出入细胞,

6、保证细胞的正常活动和细胞间的通信联络,使个体成为统一整体,两位科学家出色的研究使相关原理得以阐明。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分子较大的甘油、乙醇、苯等有机分子比K+、Na+更容易通过细胞膜,原因是什么?(2)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红细胞内外K+、Na+浓度相差几倍到几十倍,K+、Na+浓度高的一侧依次位于红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侧,并且细胞维护这种浓度差需消耗能量,分别吸收_______________和排出_______________。(3)神经细胞内K+、Na+及电荷的情况与红

7、细胞类似,此外,胞外有较多的Cl-,胞内有较多的带负电的蛋白质。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而当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该处Na+快速内流使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_,接着K+快速外流使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_,这样形成局部电流。科学家发现K+、Na+快速流动时并不消耗能量,据此推测细胞膜上存在K+、Na+通道,且彼此不同。麦金农在1998年确定了这种离子通道蛋白质结构、形状和启闭机理。请推测该蛋白通道与需消耗能量才能运输K+、Na+的载体蛋白的结构功能应该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8、解析: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脂溶性物质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膜,不需要能量,而无机盐离子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膜,需要消耗能量。考虑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两个过程,就能找出不同。细胞对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