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设计】2013高考历史 专题10 第2节 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另备试题 人民版必修2.doc

【立体设计】2013高考历史 专题10 第2节 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另备试题 人民版必修2.doc

ID:56596688

大小:16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9

【立体设计】2013高考历史 专题10 第2节 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另备试题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立体设计】2013高考历史 专题10 第2节 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另备试题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立体设计】2013高考历史 专题10 第2节 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另备试题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立体设计】2013高考历史 专题10 第2节 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另备试题 人民版必修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立体设计】2013高考历史专题10第2节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另备试题人民版必修21.“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材料描绘的是A.汉都长安B.隋朝洛阳C.唐都长安D.宋都东京答案:D宋以前,市在经营时间有严格限制,材料中提及“民家争占酒楼玩月”说明经营时间上不再受限制,出现夜市。所以这最可能是宋朝的事。2.“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则史料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商业繁荣的景象A.商代B.汉代C.唐代D.宋代答案:D3.右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

2、的苏州斜桥高市。从该图所反映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的一个典型特点是A、出现了农村集市B、坊市分置C、边境贸易繁荣D、商业市镇兴盛答案:D4.明中后期,有些商人家财万贯,起初达官显贵之人很鄙视他们.如今则非常乐意与之为友。史书记载,达官显贵之人子女婚嫁时,只考虑对方财富,不过问对方的社会地位。这表明①商业繁荣②商品经济冲击了等级观念③阶级矛盾缓和④上层社会拜金主义盛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D5.“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久之,到明末,

3、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了A.徽商文化上的谦虚B.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C.走官商结合之路D.徽商虚伪的反映答案:B6.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成为社会风气。②土地兼并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③这导致工商业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④这是清政府“重本抑末”政策的结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7.下列各项不以“抑商

4、”为初衷的是()A.“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明太祖)B.“申禁人民不得出海与外国互市”(明太祖)C.“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清雍正帝)D.“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清雍正帝)8.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土地买卖现象严重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C.封建社会以农为本的思想D.中国古代人多地少的特点答案:C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经济政策。我国古代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农业思想浓厚,所以选C。9.明清时期商帮的崛起,为中国的历史画卷平添了一抹亮

5、丽的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用心爱心专心材料一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产量普遍较低,粮食供应的矛盾长期存在,人们寻求“以商代耕”的出路。徽州虽“粮不足”,可物产丰富。万山丛中盛产竹木、茶叶、陶土。手工业更具特色,纸、笔、墨、砚、漆器闻名全国。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发家的。大山挡住了徽州人的道路,但这里的水路可称便捷:“上接闽广,下接苏杭”。便捷的水陆,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摘自《徽商网·徽商历史》(1)根据材料说明徽商诞生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材料二徽商以左儒

6、右贾的特色而区别于其他商帮,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其写照。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徽商贾而好儒,与封建官僚混为一体,或相互接托。徽商以其独特的生存理念在众多商帮中异军突起。——摘自电视片《徽州》解说词(2)从徽商的兴旺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终清朝之世,徽商会遇到哪些发展障碍?材料三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经典式、综合性品牌盛会,为中外客商搭建经济技术文化

7、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安徽开放型经济发展。第一届大会于2005年在合肥召开,至2009年,已召开五届。(3)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开发和利用好徽商遗产。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岳麓版高中新课

8、程《历史》必修Ⅱ材料二(在广东佛山罗定)凡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日得铁20余板则利嬴,得8、9板则缩。——摘自屈大钧:《广东新语卷·15》材料三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