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一物理实验专题复 习人教新课标必修1.doc

2010高一物理实验专题复 习人教新课标必修1.doc

ID:56598120

大小:19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9

2010高一物理实验专题复 习人教新课标必修1.doc_第1页
2010高一物理实验专题复 习人教新课标必修1.doc_第2页
2010高一物理实验专题复 习人教新课标必修1.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0高一物理实验专题复 习人教新课标必修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活动中,某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表面光滑,两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细线跨过滑轮并挂上砝码盘,两小车尾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装置使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然后同时停止.(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在实验时,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小车的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等于”)(2)本实验通过比较两小车的位移来比较小车加速度的大小,能这样比较,是因为.打点计时器图11112.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

2、面上滑下,如图1所示。图2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⑴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利用图2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_________。图2(单位:cm)5.125.746.417.057.688.339.618.9510.26⑵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计算式为f=_________。3.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其中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1)图中的    是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     

3、 是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填字母代号)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4.李明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如图(a)所示,(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4、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即可(3)图(b)所示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的图示)答:.(4)在以上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种情况)5、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

5、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①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和.测量记录表:代表符号L0L1L2L3L4L5L6L7刻度数值/cm1.703.405.108.6010.312.1②实验中,L3和L2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上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③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

6、算出了三个差值:。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4=        =         cm。④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L。△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L=                ,代入数据解得△L=                  cm。⑤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g取9.8m/s2)1、(1)细线与轨道平行(或水平)远小于(2)两小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且两小车的运动时间相2.⑴4.00m/s2(3分,3.90~4.10m/s2之间都正确) ⑵小车质量m、斜面上任

7、意两点间距离l及这两点的高度差h;。3(1)FF′(2)B.4.(1)如右图(2)AC(3)张华作的符合实验事实(4)1、F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2、F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且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3、作图时两虚线不分别与F1线和F2线平行.5.①L5 L6②6.85(6.84-6.86)   14.05(14.04-14.06)③L7-L3   7.20(7.18-7.22)④   1.75⑤2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