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地理 2.1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课时练 湘教版选修5.doc

2012高中地理 2.1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课时练 湘教版选修5.doc

ID:56600025

大小:6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9

2012高中地理 2.1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课时练 湘教版选修5.doc_第1页
2012高中地理 2.1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课时练 湘教版选修5.doc_第2页
2012高中地理 2.1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课时练 湘教版选修5.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2高中地理 2.1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课时练 湘教版选修5.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每课一练(湘教版选修5)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是(  )A.种类多B.频率高C.分布范围广D.地域差异小读“我国自然灾害点位图”,回答2~3题。2.我国自然灾害点位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沿边境线分布B.沿海岸线分布C.沿纬线分布D.主要分布在中纬度与环太平洋交汇处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点位密集的原因是(  )A.地形复杂B.气候多变C.自然灾害多发D.人口密集读下图,完成4~5题。4.2002年3月17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

2、壅塞造成的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造成的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5.Q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水热条件好B.土壤肥沃C.水源充足D.地势低平6.下表为我国近50年来平均每年出现的较大的气象灾害,据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类型旱灾洪涝灾害台风冷冻灾害次数7.55.86.92.8A.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广B.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差异大C.说明我国自然灾害频率高D.说明我国自然灾害低于世界平均值下图为“某岛屿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7~9题。-3-用心爱心专心7.该岛屿的名称是

3、(  )A.海南岛B.台湾岛C.马达加斯加岛D.夏威夷岛8.对该岛生活、生产危害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是(  )A.寒潮、洪涝B.地震、洪涝C.台风、地震D.干旱、台风9.近几年该岛屿多次出现给人们生活财产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B.地震C.台风D.霜冻题号123456789答案二、综合题10.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和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年来,图示地区甲、乙两河流域“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多、水少”指旱涝灾害频繁,“水脏、水浑”则与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密切相关。材料二 

4、据统计,图中A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2.64万平方千米,占该省总面积的19%,主要集中在A省的西部和南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现象较多。据不完全统计,A省现有坡耕地814万亩,其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有178万亩。(1)A省为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其南部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2)甲、乙两河流域是我国旱涝灾害的多发地区。试分析甲、乙两河流域易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3)试说明A省西部和南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3-用心爱心专心(4)

5、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现状是人多地少,生活贫困。从生态建设角度看,应采取哪些措施遏制水土流失的加剧?(5)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如何因地制宜,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脱贫致富?参考答案1.D [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强度、频率东中西差异大。]2.D 3.C [从图示可以看出我国自然灾害点位的空间分布特点。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灾害点位密集,说明此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4.A 5.C [2002年初春,黄河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主要是由于黄河凌汛造成的。Q地区为宁夏平原,气候干燥,但农业发展历史悠久,黄河水为灌溉水源。]6.C

6、 7.B 8.C 9.B10.(1)水稻种植业 生产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等。(2)①气候因素: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活动强弱的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夏季风活动较弱的年份,锋面雨在甲、乙两河流域滞留时间较长,降水量大,常形成涝灾;夏季风活动较强的年份,锋面雨在甲、乙两河流域滞留时间较短,降水量小,常出现旱灾。②地形原因:地处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3)地形:丘陵、山地地区,地势起伏较大。降水:山地对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大。植被:自然植被

7、遭到破坏(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覆盖率降低,地表裸露。(4)退耕还林,制止陡坡开荒;在缓坡处修筑梯田等。(5)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山区应按照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发展立体农业。解析 图中甲、乙两河分别是长江和淮河,两河由于中下游都是地势低平的地区,排水不畅,且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旱涝灾害。A省为安徽省,南部、西部为低山丘陵区,该地区降水丰沛,在山区植被遭破坏的情况下易造成水土流失,应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3-用心爱心专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