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地理 2.2地球表面形态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1.doc

2012高中地理 2.2地球表面形态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1.doc

ID:56600047

大小:27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29

2012高中地理 2.2地球表面形态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2012高中地理 2.2地球表面形态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2012高中地理 2.2地球表面形态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2012高中地理 2.2地球表面形态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2012高中地理 2.2地球表面形态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高中地理 2.2地球表面形态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2地球表面形态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一、单项选择题读世界某区域分布图,回答1~3题。1.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图中P山脉的成因(  )A.地壳运动中岩层断裂形成的块状山B.地壳运动引起岩层上升形成的地垒山C.属于板块张裂地带,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D.属于板块挤压地带,地壳隆起形成的褶皱山脉2.图中A湖一直是周边国家争夺的要地,主要是因为哪种资源,其储存构造是(  )A.水 向斜      B.石油 背斜C.泉水 地堑D.石油 地垒3.图中B地区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  )A.流水作用B.冰川作用C.海浪作用D.

2、风力作用[1~3.解析:结合经纬网和海陆轮廓可判断P山脉为大高加索山脉,其成因与阿尔卑斯山脉一样,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挤压隆起形成。A湖为里海,石油资源丰富,背斜是较好的储油构造。B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力作用。答案:1.D 2.B 3.D读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10°W~60°E之间。读图回答4~6题。4.⑥板块是(  )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7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5.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⑤⑥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B.

3、安第斯山脉C.落基山脉D.阿尔卑斯山脉6.2010年9月4日发生在新西兰南岛的地震位于(  )A.①②之间的交界处B.②④之间的交界处C.③④之间的交界处D.④⑤之间的交界处4~6.解析:由①位于10°W~60°E之间可知,①为非洲板块,再依次确定②为印度洋板块,③为亚欧板块,④为太平洋板块,⑤为南极洲板块,⑥为美洲板块。答案:4.D 5.B 6.B读某国家轮廓图,回答7~8题。7.从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有冰川侵蚀作用B.图中河流水能较丰富C.图示地区地势北高南低D.图示地区北部多火

4、山地貌8.某勘探队沿图中一古河道自上游至下游依次在四个地点取样,地表的沉积物样品可能是(  )A.黏土—粉砂—砂—砾石B.砾石—砂—粉砂—黏土C.黏土—砂—粉砂—砾石D.砾石—黏土—粉砂—砂7~8.解析:根据经纬网和山峰8844.43米的信息,可判断该国为尼泊尔,北部为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不稳定,地震活动频繁。由于该国北部山地海拔较高,有冰川活动;该国由北部海拔8000米以上降到南部200米以下,落差大,水能丰富;由等高线信息可知该地北高南低;但是喜马拉雅山区,地壳较厚,几

5、乎不存在火山喷发活动。河流沉积时颗粒大的先沉积,具有分选性。7答案:7.D 8.B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9.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10.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A.东非大裂谷B.日本列岛C.阿尔卑斯山脉D.落基山脉11.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

6、规律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11.解析:由图中板块运动的方向可以确定此边界为消亡边界;由两板块的高度相似,可以确定两侧均为大陆板块。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易形成高大的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符合此种情况。东非大裂谷位于生长边界;日本列岛与落基山脉均位于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交界处,不符合题意。第11题,海陆间水循环主要发生在水圈和大气圈,洋流发生在水圈,二者均与板块构造无关;地震主要分布于板块的边缘地带,矿产资源的分布也遵循地质规律,故C项正确。答案:9.A 

7、10.C 11.C地震的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70千米)、中源地震(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300千米7)。下图示意北纬38°附近两大板块交界带地震震源深度垂直分布,其中乙板块向甲板块俯冲。据此完成12~13题。12.图示地带发生的地震(  )A.以中源地震为主B.多分布在海洋板块一侧C.多分布在陆地板块一侧D.震源越深的地震离边界越近13.图中所示的甲、乙板块分别是(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12~13.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

8、该区域地震多密集分布在70km以内的深度中,即以浅源地震为主。结合38°N,及图中横坐标的经度140°E~144°E之间,可知甲位于亚欧板块,乙为太平洋板块,因此地震多发生于亚欧板块一侧,即大陆板块一侧,震源深浅与板块边界不存在相关的关系。答案:12.C 13.A14.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下图示意),其成因是(  )A.侵蚀—搬运作用B.搬运—堆积作用C.风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