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13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沪科版.doc

上海市虹口区2013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沪科版.doc

ID:56612595

大小:90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6-29

上海市虹口区2013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沪科版.doc_第1页
上海市虹口区2013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沪科版.doc_第2页
上海市虹口区2013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沪科版.doc_第3页
上海市虹口区2013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沪科版.doc_第4页
上海市虹口区2013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沪科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市虹口区2013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沪科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虹口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化学学科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Al-27S-32Cl-35.5K-39Ca-40Fe-56Cu-64Br-80I-127一

2、、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加点字的含义不是指“元素”的是A.碘遇淀粉变蓝B.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C.矿泉水中含有钙、镁等矿物质D.磷的同素异形体有红磷、白磷等2.微粒有多种表示方式,下列各组不同表示方式一定代表同种微粒的是A.C3H6、CH2=CHCH3B.-OH、C.、D.、1s22s22p63s23p63.下列物质的熔点,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晶体硅、碳化硅B.甲苯、苯酚C.氧化镁、氧化钠D.钾钠合金、钠4.下列元素的单质在工业上用电解法生产的是A.氮B.氯C.溴D.碘5.有机物与水发生的反应不可能是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水解反应D.

3、消去反应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有关金属腐蚀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铁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强B.钢瓶在储存液氯前彻底干燥可减缓腐蚀C.水库铁闸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可减缓腐蚀D.常温下浓硝酸比浓盐酸更易使铁腐蚀127.下列常用实验室仪器中,一般不用于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是A.B.C.D.8.反应A+B→C+Q分两步进行①A+B→X-Q;②X→C+Q。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A+BXC能量反应过程能量反应过程A+BXC能量反应过程A+BXC能量反应过程A+BXCABCD9.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和○

4、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反应前)(反应后)充分反应A.一定属于可逆反应B.一定属于化合反应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一定属于放热反应10.丁烷、丙烯、乙炔分子中碳碳键键能总和大小关系是A.丁烷>丙烯>乙炔B.乙炔>丙烯>丁烷C.丙烯>丁烷>乙炔D.丁烷=丙烯=乙炔11.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子反应Ca2++2HCO3-+2OH-®CaCO3↓+CO32-+2H2O表示的是A.Ca(OH)2与少量的NaHCO3B.Ca(OH)2与少量的Ca(HCO3)2C.Ca(HCO3)2与足量的NaOHD.Ca(OH)2与足量的Ca(HCO3)212.为比较盐酸与醋酸的酸性强

5、弱,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均在常温下测定)A.比较等体积、等pH值的两种溶液的导电性B.比较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与醋酸钠溶液的pH值C.比较等体积、等pH值的两种溶液与过量锌粉反应产生氢气的量D.比较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的pH变化13.有①②③三瓶体积相等、浓度均为1mol/L的HCl溶液。将①加热蒸发至体积减少一半,在②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溶液仍为酸性),③不作改变,然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上述三种溶液,终点时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A.①=③>②B.③>②>①C.③=②>①D.①=②=③14.向10mL0.1m

6、ol/LNH4Al(SO4)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Ba(OH)2溶液xmL,下列叙述正确的12A.x=10时,溶液中有NH4+、Al3+、SO42—,且c(NH4+)>c(Al3+)B.x=10时,溶液中有NH4+、AlO2—、SO42—,且c(NH4+)>c(SO42—)C.x=30时,溶液中有Ba2+、AlO2—、OH—,且c(OH—)<c(AlO2—)D.x=30时,溶液中有Ba2+、Al3+、OH—,且c(OH—)=c(Ba2+)15.下图所示的是验证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a、b、c、d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棉球。将硫酸滴入装有亚硫酸钠固体的培养皿。关于此实验的“现象”、“解释

7、或结论”以及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选项现象解释或结论Aa处黄色褪去非金属性:Br>SBb处变为红色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Cc处变为蓝色二氧化硫具有一定的氧化性Dd处红色先褪去后恢复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且漂白性不稳定16.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①Na+、②Ba2+、③Cl一、④I一、⑤SO32一、⑥SO42一离子中的若干种(忽略水电离出的H+、OH一),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现象如下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步骤操作现象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大于7②向溶液中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