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化学全册 5.2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1课时)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八年级化学全册 5.2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1课时)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ID:56618349

大小:68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30

八年级化学全册 5.2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1课时)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八年级化学全册 5.2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1课时)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八年级化学全册 5.2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1课时)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3页
八年级化学全册 5.2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1课时)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4页
八年级化学全册 5.2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1课时)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化学全册 5.2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1课时)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2化学反应的表示(第1课时)[预习导航]在这我要悄悄地告诉你……其实你早就知道了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在化学方程式中,通常用“△”表示反应需要加热,用“↑”“↓”注明生成物是气体或沉淀。如:2H2O2H2↑+O2↑;C+O2CO2;2NaOH+CuSO4=Cu(OH)2↓+Na2SO4注意:⑴反应条件有很多,如加热、高温、通电、点燃等。⑵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要标注“↑”。同样,对于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无需标注“↓”2.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的比较: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用

2、化学模型代替文字的简单反应表达式都只能说明反应的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不能反映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在质量上或数量上的关系,而化学方程式不仅体现了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这一所有化学反应都具有的规律。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有很多(如文字表示法,图像表示法等),但只有化学方程式表示法包含信息量大,能够将复杂的化学变化简洁的表示出来。而且这种方法又是国际上通用的,所以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最佳形式。3.化学反应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⑴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反应物)?⑵通过什么条件反应?(反应条件)⑶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⑷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⑸反应物

3、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⑹反应前后质量守恒。4.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例如:2H2+O22H2O宏观角度: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微观角度:每两个氢气分子和一个氧气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两个水分子量的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36份质量的水常出现的错误:“+”不能读作“加”应读做“和、与”;“=”不能读作“等于”而应读作“反应生成”,不能漏掉反应条件5.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⑴宏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微观: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即分子或原子个数之比。各微粒数目比=化学计量数之比;⑶量:表示反应物和生

4、成物之间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质量比等于式量比)——只要反应固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一个固定值。各物质之间的相对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之比;⑷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知识准备](请通过课前预习和复习把这些习题完成,试试看,相信自己!)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氢气,氧气,水,过氧化氢,碳,二氧化碳,铁,镁,氯化钠,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硫酸铜,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钙,五氧化二磷,铜,氧化铜,硫酸钠。2.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⑴Fe⑵CO2⑶2H2O3.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⑴H2O;⑵CO2;⑶Fe3O4⑷CaCO3;⑸P

5、2O5;⑹CH44.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物质的种类A.①②⑤⑥B.①②③⑤C.①②⑤⑦D.③④⑥⑦5.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A.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B.物理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质量关系C.化学变化发生的条件D.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性质6.化学变化之所以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变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102.216.20.9反应后质量/g

6、a4.48.11.87.碱式碳酸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CuO、H2O和CO2,由此判断碱式碳酸铜中一定含有元素。8.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B.a=15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D.Z为化合物9.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7、10.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⑴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类型;⑵水通电电解,反应类型;⑶碳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类型;11.如图所示为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中氢分子没有发生变化B、此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此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1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叫做化学方程式。12.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有、、等表示方法。13.化学方程式是国际上通用的化学语言,它不仅能简明的表达、和,还能反映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关系和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