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题:39酶的应用_含解析.doc

最新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题:39酶的应用_含解析.doc

ID:56633522

大小:52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6-30

最新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题:39酶的应用_含解析.doc_第1页
最新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题:39酶的应用_含解析.doc_第2页
最新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题:39酶的应用_含解析.doc_第3页
最新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题:39酶的应用_含解析.doc_第4页
最新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题:39酶的应用_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题:39酶的应用_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2016·汕头检测]酶的固定化是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使其进行酶促反应后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一类技术,下列关于固定化酶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使葡萄糖液与葡萄糖异构酶充分接触生产果糖,葡萄糖液应从固定化酶反应柱下端注入B.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主要有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C.固定化酶固定时可能会对酶造成损伤而影响其活性D.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浆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答案 A解析 葡萄糖液应从固定化酶反应柱的上端注入,使葡萄糖液流过反应柱,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转化成果糖;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主要有

2、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酶固定时可能会对酶造成损伤而影响其活性。2.如图是应用固定化酵母进行葡萄糖发酵的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使固定化酵母可以反复使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B.加入反应液后应保持活塞1始终打开,活塞2则必须关闭C.装置的长导管主要是为了释放CO2并防止杂菌进入反应柱D.加入反应液的浓度不能过高以免酵母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答案 B解析 加入反应液后应保持活塞1关闭,为酵母菌的厌氧发酵提供无氧环境。3.如图为某同学利用海藻酸钠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结果,出现此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  )A.海藻酸钠浓度过高B.酵母细胞已经死亡C.注射器中的溶液推进速

3、度过快D.注射器距离CaCl2溶液液面太近答案 B解析 题图中把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后注射到CaCl2中形成的凝胶珠大小不均匀,可能是由A、C、D选项中的原因造成的,但酵母细胞死亡不会导致此结果。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探究果胶酶用量实验中,虽然实验的变量发生了变化,但通过设置梯度来确定最适值的思想方法是不变的B.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C.通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大小无法判断果胶酶活性的高低D.人们使用果胶酶、纤维素酶等来解决制作果汁面临的问题答案 C解析 在探究果胶酶的用量实验中,参照研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采用梯度测定法,只是将原实验中的pH梯度

4、、温度梯度改成酶的用量梯度而已,基本实验思路不变,即A正确;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都会发生分解果胶的过程,因此,它们都能产生果胶酶,故B正确;在制作果汁过程中,由于果胶、纤维素的存在,影响榨出的果汁量及果汁的透明度,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后,果汁榨出量及透明度均有提高,即D正确;在使用含量梯度测定酶的用量及活性时,可以通过榨出的苹果汁的体积大小来判断。5.某校学生尝试用琼脂作载体,用包埋法固定α淀粉酶来探究固定化酶的催化效果。实验结果见下表(假设加入试管中的固定化淀粉酶量与普通α淀粉酶量相同)。实验表明1号试管中淀粉未被水解,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1号试管2号试管固定化

5、淀粉酶√普通α淀粉酶√淀粉溶液√√60℃保温5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滴加碘液现象变蓝不变蓝A.实验中的温度过高,导致固定化淀粉酶失去活性B.淀粉是大分子物质,难以通过琼脂与淀粉酶接触C.水浴保温时间过短,固定化淀粉酶未将淀粉水解D.实验程序出现错误,试管中应先加入碘液后保温答案 B解析 由于固定化酶是用包埋法固定的,而淀粉是大分子物质,它不能通过琼脂与酶接触,导致淀粉不能被水解而遇碘液呈现蓝色。6.[2015·扬州一模]酶制剂、固定化酶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透析、电泳和酸解等方法常用于酶的分离与纯化B.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C.尿糖

6、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D.pH相同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答案 B解析 酶的分离与纯化不能用酸解法;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不能反复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在最适pH时最好。7.某洗衣粉中有一生物活性物质,为验证其性质,进行了下述实验;据实验图解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洗衣粉中的生理活性物质是蛋白酶B.实验甲:纱布上蛋白膜消失的原因是洗衣粉中的酶催化蛋白质水解C.实验乙:纱布上蛋白膜未消失的原因是煮沸使酶变性失活,不能水解蛋白质D.上述实验表明使用加酶洗衣粉时一般先用沸水

7、浸开,然后调至适宜温度答案 D解析 加酶洗衣粉中往往含有碱性蛋白酶,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能将涂有蛋白膜的纱布上的蛋白膜分解。而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高温使酶变性失活,所以煮沸过的洗衣粉不能将蛋白膜水解成可溶性的小分子多肽或氨基酸。二、非选择题(8小题,共86分)8.(13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Ⅰ.某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用海藻酸钠来包埋小麦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