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教学案(二) 教科版.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教学案(二) 教科版.doc

ID:56639738

大小:12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01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教学案(二) 教科版.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教学案(二) 教科版.doc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教学案(二) 教科版.doc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教学案(二) 教科版.doc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教学案(二) 教科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教学案(二) 教科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知识点分析(一)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化曲为直:用无伸缩的软线与待测曲线重合,然后把软线拉直,再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如测地图上长江的长。2.化直为曲法(滚轮法):用一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长度为圈数×滚轮周长。如测一个椭圆形花坛的周长。3.测多算少法(累积法、化零为整):测出多个相同的物体的总长度或总厚度,再除以个数或张数即可。如测一本书纸张厚度。4.侧少算多法(化整为零):被测物体长度很大时,可先测出其中一小段,然后找出它们间的倍数关系,从而算出物体的长度。5.平移法(等量代替法):将被测物体的长度,用刻度尺上相应的长度

2、替代。如测硬币的直径、圆柱体直径。(二)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2.产生误差的原因:(1)与测量工具有关;(2)与测量的人有关。3.减少误差的方法:(1)改进测量方法,选用先进而又精密的测量工具;(2)测量的人要细致、认真地进行测量;(3)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4.误差和错误不同:测量误差只能减少但不能避免,而测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三)关于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1.分度值:是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间的长度,也叫这把刻度尺的精确度或准确度、最小刻度值。2.实际估读时,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对于一个测量结果,其倒数第一位是估读值,倒数第二位所对应的

3、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4.一个测量结果是由准确值和估读值还有单位组成的。(四)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合作(五)学会正确选择、使用仪器测量长度、时间与面积规则物体的面积:正方形:S=长方形:S=ab圆形:S=π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S=ah不规则物体的面积的测量方法(方格法):把物体放在方格纸上,在方格纸上描下它的轮廓,数一下图形中包含的方格数,对不满一格而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用总的格数乘以一个格的面积,就是物体的面积。【典型例题】例1.我们进行降落伞比赛的过程中,需要

4、测量一些长度,比如降落伞的绳长和降落伞离地面的高度,东东同学的手中有刻度尺、米尺、皮卷尺等测量工具,它应该选择什么尺来测量这些长度呢?解析:在测量之前,应该先估计出被测物体大概的长度,以便选择量程和分度值都合适的测量仪器,测降落伞的绳长用刻度尺就可以,而测降落伞离地面的高度,则要用皮卷尺,因为皮卷尺的量程较大。评注:不同的测量仪器一般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都不相同,根据被测长度的大小选择有合适的量程和分度值的测量仪器,是在测量中最关键的一步,如果选择的量程太大,其相应的分度值也会较大,测量误差也就大了。例2.在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亮亮和田田同学提出了许多个猜

5、想,他们想通过实验来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你觉得他们该怎么做?解析:在多个因素都能影响一个问题的时候,要想知道一个因素是怎样影响的时候,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先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的大小来看其对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影响。例如要研究降落伞的滞空时间与悬挂物重的关系的时候,我们就要显示降落伞面积,绳长等其它因素不变,改变悬挂重物来研究与滞空时间的关系。评注:这个问题所用到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在物理学研究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同学们要准确的领悟其含义。例3.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测量仪器,其中A图的示数是s,B图的示数是N,C图的示数是ml,D图的示数是℃.答

6、案:A、23B、2C、60D、20例4.小旭用手压紧20张纸,量得总厚度为1.9mm,则每张纸的厚度为()A.0.1mmB.0.10mmC.0.095mmD.0.0950mm解析:小旭用的方法是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中的“测多算少”的“累积法”,其每张纸的厚度=,根据刻度尺的估读原则可知0.1mm小数点后的位数跟1.9mm的小数点后的位数相同,保留的原则是大家熟悉的“四舍五入”法。正确答案:选A评注:解答本题很容易错选C,其思维障碍是:1.9mm÷20=0.095mm;解决的办法是:计算测量的平均值时,在单位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值小数点后的位数跟原测量值小数点后的位数相同。例5.某同学四次

7、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50.1毫米、50.3毫米、50.2毫米、50.3毫米。则他的测量结果写为()解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能减小测量中出现的偶然误差。平均值取几位数应根据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来决定,即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来决定。该同学的测量准确到了毫米,他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也就是毫米(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平均值也应准确到毫米。根据该同学的四次测量数据,平均值应为由于平均值应准确到毫米,故该同学最后的测量结果应取50.2毫米。例6.实验室有两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